“好吃!好吃!”
一众人就地围着巨蟹首领享用起来。
就连龙兽赫菲斯也跟着分了一些。
当然,赫菲斯是限量供应的,否则它一条龙就能把这只螃蟹全部吃光。
看着高斯供应了几条腿和一份中。。。
潮水退去后,沙滩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湿痕,如同宇宙在呼吸之间轻轻吐纳。林远站在原地,望着那片被海水抚平的土地,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跳与远处海浪的节奏悄然同步。他抬起手,指尖还残留着沙粒的粗糙感,仿佛刚才写下的“我在”并未真正消失,而是沉入了大地深处,顺着根系流向桥心木,再沿着星轨传到了轨道上的光影孩童那里。
艾米轻轻放下熟睡的小女孩,将斗篷盖在她身上,走到林远身边。她的共振环依旧泛着微光,但频率已趋于平稳,像是风暴过后的湖面,只余涟漪缓缓扩散。
“你知道吗?”她低声说,“刚才那孩子进入方舟时,我通过桥语链接看到了片段……不是画面,是‘感觉’。陈默??他没有老去,至少不是以我们理解的方式。”
林远转头看她:“什么意思?”
“他的身体确实在时间中前行了近三十年,可他的意识……像是被折叠了起来。”艾米闭上眼,似乎在回忆某种难以言喻的体验,“就像一段录音反复播放,每一次都是同一个瞬间。他在等一个信号,一个足以唤醒所有沉睡记忆的共情峰值。而那个女孩的摇篮曲……恰好就是触发键。”
林远沉默片刻,忽然问:“你有没有想过,也许我们才是他们实验的一部分?从一开始,桥心木、水晶母体、梦境预言,甚至这些孩子的觉醒??都不是偶然。他们在筛选,寻找能承载这种对话的生命形态。”
“不是筛选。”艾米摇头,“是传承。陈默带回的种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它不依赖科技,不依赖语言,只依赖‘相信’本身。你看那棵树的年轮,每一道都标记着人类曾闪现过的善意光芒。它们不是被挑选出来的英雄时刻,而是普通人做出的选择:一个拥抱,一次原谅,一顿为陌生人准备的饭。”
正说着,海面突然泛起奇异的波纹。不是风引起的涟漪,而是一种规律性的震动,仿佛海底有某种巨大的机械正在苏醒。紧接着,桥心木幼苗的叶片集体颤动,花瓣如雪纷飞,在空中划出细密的光痕。
林远猛地抬头,只见夜空中的光影孩童缓缓抬起了左手,指向北方。
几乎同时,全球哨所警报齐鸣。
“北极点出现异常引力波动!”北京指挥中心传来急促通报,“初步判断为……空间褶皱形成!”
“什么?”林远一把抓起通讯器,“你说空间扭曲?规模多大?”
“直径约三公里,持续扩张中。更奇怪的是,它释放的不是能量波,而是……声音。低频声波,频率稳定在4。32赫兹,接近人类冥想时脑电波的α波段。而且??”对方顿了顿,声音发抖,“这声音里,夹杂着人声。”
林远和艾米对视一眼,立刻启动桥语增幅装置。随着共振场展开,一段模糊却清晰可辨的语音缓缓浮现:
>“……还记得吗?我们在冰层下说过的话……不要让光熄灭……”
林远浑身一震。
那是陈默的声音。
“不可能!”艾米惊呼,“他明明还在喜马拉雅上方舟里!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北极?”
“不是同时。”林远喃喃道,“是‘回响’。就像桥心木开花时投射的遗言,这是过去的记忆,被某种机制重新激活了。”
他们立即调取南极科考队最后传回的数据。2087年12月23日,陈默带领七人小队深入东南极冰盖下方三千米处,发现一座半埋于岩层中的水晶结构体,外形酷似倒置的钟楼。当时记录显示,他们在内部听到了“心跳声”,并在墙壁上发现了与今日桥心木完全一致的纹路。
就在试图采集样本时,整个洞穴突然坍塌。救援队赶到时,只找到一台仍在运行的录音设备,里面录下了最后一段话:
>“如果我们没能回来,请记住:光不是用来征服黑暗的,是用来陪伴它的。”
此后三十年,这段录音被视为悲壮遗言。如今看来,它竟是一则预言。
“他早就知道。”林远声音沙哑,“他知道有一天,这个文明会再次醒来,而我们需要听到这句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