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红楼:我,贾环,抄书百倍奖励! > 第449章 劝进(第2页)

第449章 劝进(第2页)

陈山长缓缓起身,踱步至他面前,目光复杂:“年轻人,热血易得,清醒难求。你以为你所追求的‘新礼法’,真能落地生根?它既无先例可循,又触犯既得利益,朝廷不会容你,世家不会容你,连这些读书人??”他指了指窗外,“也不会轻易信你。”

“所以我才来书院。”贾英平静道,“不是来争辩对错,而是来倾听、学习、思考。我要知道,千年以来,礼法如何演变;我要明白,百姓真正所需为何;我要找到一条路,既能护佑黎民,又不失秩序根本。若无人相信,我就一个一个地说服;若无人同行,我就一步一步地走。”

陈山长久久不语,终是挥了挥手:“去吧。住东厢第三间房,明日辰时,来此听讲。”

贾英深深一揖,退出大堂。

当晚,风雨交加。

他在灯下展开《礼记》,一页页翻看,笔不停歇地批注心得。窗外雷声滚滚,仿佛天地也在质问他的选择。

忽然,门被轻轻叩响。

“谁?”他问。

“是我。”洪泽的声音传来。

贾英起身开门,见洪泽披着蓑衣,浑身湿透,手中提着一只竹篮。

“你怎么来了?”贾英惊讶。

“我一路跟着你。”洪泽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咧嘴一笑,“七叔不让任何人随你,可我没说我是跟你啊??我是去游学的,碰巧同路而已。”

贾英哭笑不得:“你这谎撒得也太糙了。”

“糙归糙,管用就行。”洪泽把竹篮放下,打开一看,竟是几样干粮和一瓶热酒,“给你送点吃的。听说你在金陵这边人生地不熟,怕你饿着。”

贾英心头一暖,却皱眉道:“你私自离京,不怕家里责罚?”

“怕啊。”洪泽坐下,搓着手,“可更怕你一个人扛不住。你说的那些话,听着痛快,可真要做起来,比登天还难。朝中多少人盯着你呢,就等着看你摔个大跟头。我不在身边,谁能帮你?”

贾英沉默片刻,低声道:“我不是需要人帮,我是需要有人懂。”

洪泽看着他,认真地说:“我懂。你说的‘新礼法’,其实就是想让这个世道公平一点。不让有权的胡来,不让有钱的欺负人,让种田的能吃饱饭,让做工的有尊严活。这有什么不对?”

“可很多人觉得错。”贾英苦笑,“他们说我忘本,说我不孝,说我动摇国本。”

“那是他们被规矩框死了。”洪泽冷哼,“礼法要是不能改,那还要圣贤干嘛?三代不同礼而王,五霸不同法而霸??变才是常理!你做的没错,我就站你这边。”

贾英望着好友,眼中泛起微光。

那一夜,两人对饮至深夜,谈天下大势,论民间疾苦,议古今制度。酒尽灯残,窗外雨歇,晨曦微露。

翌日清晨,贾英准时出现在讲堂。

陈山长讲《周礼?地官》,阐述赋税徭役之制。讲到一半,忽问道:“今有豪商垄断盐铁,兼并良田,致百姓流离失所,该当如何处置?”

台下众学子纷纷作答,或曰“劝谕”,或曰“奏请朝廷裁抑”,皆不出儒家温和调和之道。

唯贾英起身,朗声道:“当立法以限其产,夺其非法所得,归之于民,并设监察之官,由地方公选,监督其行。若有再犯,严惩不贷,籍没家财,充作公用。”

满座哗然。

“你这是与商贾为敌!”一人怒斥。

“商者通货利民,岂可一概而论?”另一人反驳。

贾英不慌不忙:“我非仇商,乃仇其害民者。若商人守法经营,造福一方,自当受尊崇。然今之巨贾,倚仗财势,勾结官府,逃税漏赋,奴役匠户,此等行为,与盗贼何异?若礼法不加约束,任其坐大,将来必成国患。”

“你口口声声要立法,可法从何来?”有人讥讽,“莫非你自己写一部《贾氏律令》不成?”

贾英正色道:“法不出于一人之意,而出于万民之共议。我愿遍访天下书院,召集贤士,共商条文,然后呈于朝廷,恳请颁行。若天子允之,则天下幸甚;若不容,则我亦当奔走呼号,唤醒民心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