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红楼:我,贾环,抄书百倍奖励! > 第449章 劝进(第4页)

第449章 劝进(第4页)

有人放出话来:“贾英不过一介书生,竟敢插手军国大事,活得不耐烦了。”

甚至有刺客夜袭其居所。

幸得洪泽警觉,提前察觉异常,拼死护卫,才使其脱险。

那一夜,血染庭院。

贾英抱着受伤的洪泽,在烛光下颤抖着手为他包扎。

“值得吗?”洪泽虚弱地问。

“值得。”贾英咬牙,“只要还有人在乎公正,就值得。”

两年过去,贾英足迹遍布十五省,访书院六十八所,撰文百余篇,门徒三千余。他的思想逐渐系统化,形成了完整的“新礼法”理论体系:

**以民为本,以法为纲,以议立制,以监束权。**

不再依赖圣贤语录,不再迷信祖宗成法,而是通过广泛的公共讨论,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规则,并由独立机构监督执行,确保无论君王将相,皆不能凌驾于法之上。

这套理念,被称为“贾学”。

起初被视为异端邪说,如今却已在民间悄然扎根。

而在神都,贾环终于做出了决定。

他在朝会上当众宣布:辞去太师之位,归政于内阁,自愿接受“新礼法”的约束。

举朝震惊。

皇帝亲自挽留,群臣纷纷劝阻,但他态度坚决。

“吾子贾英,游历四方,为天下立新规。身为父亲,若自身不肯率先垂范,何以服众?今日退位,非为避责,实为践行其所倡之义。”

消息传开,万人空巷。

有人痛哭流涕,称其高风亮节;有人冷笑嘲讽,说他沽名钓誉。但无论如何,这一举动,彻底点燃了全国关于“制度改革”的大辩论。

三年后的春天,第一场“天下议政大会”在洛阳召开。

来自各州郡的代表齐聚一堂,包括学者、商人、农民、工匠、退役军官等,共同审议《万民约法》草案。

贾英作为主要起草人,站在高台上,望着台下无数双充满期待的眼睛,声音沉稳而有力:

“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,不是为了推翻旧世界,而是为了建造一个更好的新世界。在这里,没有人天生高贵,也没有人注定卑微。法律面前,人人平等;权利之中,皆有份属。这不是梦,这是我们正在走的路。”

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
阳光洒落,照亮了他的脸庞。

那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王府中的少年公子,而是一个时代的引路人。

而在远方的神都,贾环站在自家院中,听着仆人念完来自洛阳的快报,缓缓闭上了眼睛。

风吹动他的衣袖,仿佛时光倒流。

他曾以为,权力才是保护家人的唯一武器。

如今才明白,真正的守护,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,好到无需用权谋去挣扎,也能安然度日。

“若儿……”他喃喃道,“你哥哥,走得比我们都远。”

远处,一只纸鸢乘风而起,飞向湛蓝的天空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