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离婚后,封总追妻跪碎了膝盖 > 第430章 想聊什么(第2页)

第430章 想聊什么(第2页)

翌日清晨,阳光洒满山谷。

“破晓民艺学堂”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??来自意大利、日本、印度的三位民间艺术策展人,带着各自国家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样本,希望与中国团队展开跨国合作。他们参观了织布坊、染坊、陶艺室,最后停留在学生作品陈列馆前,久久不语。

日本策展人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,名叫佐藤千穗。她曾在京都主持传统友禅染技艺传承,但近年来因年轻人不愿接手,几近停摆。此刻,她站在阿?的《第一片叶》原稿前,双手微微颤抖。

“这孩子……多大?”

“十二岁。”陈婉老师答道,“父母都在外打工,她跟着奶奶长大。去年火灾烧毁了家里唯一的课本,她蹲在灰烬里找了半天,只捡回半张素描纸,上面还画着一片没完成的叶子。”

佐藤缓缓摘下眼镜,擦了擦眼角:“我在京都教了四十年,没人告诉我,一片叶子可以承载这么多痛与希望。”

当天下午,三方签署备忘录:启动“全球少女创艺计划”,每年遴选二十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乡村女孩,进行为期一年的文化互学与共创。首期主题定为《泥土与线》,聚焦女性如何用手艺讲述土地的故事。

签约仪式结束后,封庭深接到一个越洋电话。

来电显示:**纽约?苏富比拍卖行**。

对方告知,三年前他匿名捐赠的一幅画作??正是当年他在楼顶画展上展出的《立春图》??刚刚以一千两百万人民币成交,买家是一位东南亚华裔收藏家。按照协议,全部款项将转入“破晓公益基金”。

“您是否需要更改资金用途建议?”拍卖行经理恭敬询问。

他沉默片刻,望向窗外正在教孩子们扎染的容辞,轻声道:“请全部用于‘女童艺术启蒙计划’,每一笔支出,都要公示到具体孩子的名字。”

挂断电话,他忽然想起什么,转身走进档案室。那里存放着“破晓”自创立以来的所有资料:项目书、财务报表、学员名单、媒体报道……他翻找良久,终于找到一本泛黄的笔记本??那是容辞最初的构想手稿,扉页上写着一行稚嫩却坚定的字:

>**如果没有人点亮火把,我就做那个钻木取火的人。**

他小心翼翼地将这页纸复印下来,装进信封,寄往北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。收件人是一个名叫小禾的女孩,先天性听力障碍,却靠着观察光影自学绘画。她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幅画:一个女孩举着燃烧的树枝,照亮漆黑的山洞,题名《我想听见颜色》。

随信附言:

>亲爱的小禾:

>火种从未熄灭,它只是等待像你这样的人去唤醒。

>下个月,我们会派老师去教你使用天然矿物颜料。

>别担心听不见世界的声音??你笔下的色彩,本身就是最响亮的语言。

>??封庭深

半个月后,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专题报道《破晓之路》,镜头扫过怒江的晨雾、学堂的笑脸、工坊里交织的彩线,以及封庭深跪坐在织机前,笨拙却专注地练习“回针法”的画面。主持人动情总结:“这不是一场拯救,而是一次双向奔赴的灵魂共振。”

节目播出当晚,微博热搜爆了。

#封总跪碎膝盖#高居榜首。

无数网友留言:

>“原来真正的豪门,不是挥金如土,而是俯身泥土。”

>“他不是总裁,他是这个时代最温柔的革命者。”

>“容辞没有嫁给爱情,她嫁给了信仰。而封庭深,成了信仰的守护人。”

面对汹涌舆论,封庭深始终保持沉默。直到某天傍晚,他在庭院修剪蓝草时,被昭昭撞见拿着手机看热搜。

“爸爸,他们在夸你呢!”小女孩兴奋地指着屏幕,“说你是‘跪着最帅的男人’!”

他笑着放下手机,抱起她:“别信这些。爸爸不是英雄,只是个补课的学生。你看,我到现在还经常织错线呢。”

“可是妈妈说,犯错也没关系,只要不停下来就好。”

他心头一震,抬头望向二楼书房。容辞正伏案写作,台灯映出她专注的剪影。她正在撰写一本新书,暂定名为《慢时代的手艺人》。书中写道:

>我们活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,人人害怕掉队。

>可总得有人愿意走得慢一点,回头看一眼那些被遗忘的人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