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千禧:我真不想当大导演 > 第828章 无敌无非无攸(第3页)

第828章 无敌无非无攸(第3页)

“我们必须反击。”李婷语气坚决,“不能再让他们把创伤当流量燃料。”

张慧敏提议:“我们可以推出‘反向共鸣计划’??邀请那些曾发表恶意评论的人,参加一次沉浸式倾听体验。让他们闭眼听三十分钟真实录音,然后写下感受。”

徐建国冷笑:“你觉得他们会来?这些人根本不愿看见别人有多痛。”

林有攸忽然开口:“那就让他们‘被迫共情’。”

他拿出一份设计稿:一款名为《听?见》的AR互动装置艺术展即将在全国巡展。参观者戴上特制眼镜后,耳边会响起某个投稿者的真实经历,同时眼前浮现由AI生成的虚拟场景??比如一个女孩蜷缩在储物间写日记,墙上贴满“你真没用”的便签;或是一个男孩在雨中奔跑,身后传来父亲怒吼“滚出去别回来”。

最关键的设计在于:当观众试图离开时,系统会锁定视线,语音提示:“你想逃开吗?可他们无处可逃。”

展览首站在北京798开幕,第一天就引发巨大争议。有自媒体怒斥“情感绑架”“制造愧疚营销”。但更多人留下久久不愿离去。

一位曾在网络骂过“抑郁症装病”的年轻人,在体验完“高考失利后三次自杀未遂”的案例后瘫坐在地,泣不成声:“我不知道……原来一句话能让人死这么多回。”

展览配套上线H5小游戏《如果你的声音消失了》,玩家扮演一名失语者,在家庭、学校、职场中尝试表达却被无视。通关条件不是成功求助,而是坚持说出第十句话才会触发结局动画:“谢谢你,终于说出来了。”

七十二小时内,该游戏转发超百万次。教育部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资源。

而在这一切背后,林有攸收到了一封来自公安部的密函。

附件中是一份已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团伙档案。该团伙长期伪装成NGO工作人员,专门潜入心理援助项目,窃取敏感录音用于境外炒作。其资金来源指向某国际非政府组织分支,后者曾多次发布歪曲中国人权状况的报告。

函件末尾写道:“贵方提供的证据链至关重要。案件侦破后,我们将依法公布真相,并推动建立‘公益心理平台安全防护标准’。”

林有攸看完,久久未语。

当晚,他在内部日志新增一条记录:

>【2025。10。08】

>今日新增有效投稿:617条

>成功匹配回声:143组

>触发高危预警并完成救援:7例(含两名潜在加害者主动求助)

>新增‘声音漂流箱’覆盖人数:123,889人

>最动人留言:

>“以前我觉得痛苦是羞耻的。现在我发现,敢于痛苦的人,才是最勇敢的。”

合上笔记本,他走到窗前。秋夜清凉,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。

手机震动,是王小军发来的消息:“刚陪一个十三岁男孩做完心理咨询。他说从小被同学叫‘废物’,今天第一次有人认真听完他说话。临走时他问我:‘叔叔,我能抱你一下吗?’”

林有攸回复:“你答应他了吗?”

“嗯。”

“他说,这是十年来第一个拥抱。”

林有攸闭上眼,深吸一口气。

他知道,这场战争远未结束。仍有孩子躲在被窝里录音不敢提交,仍有父母撕毁孩子的日记本,仍有官员视“倾听”为煽动,仍有键盘侠把眼泪当笑料。

但他也看见:西北小镇中学成立了第一个学生主持的校园广播“悄悄话频道”;深圳某企业将“每日十分钟静默倾听”列入员工福利;新疆一所小学把“谁今天想被听见”写进晨会仪式……

改变不在轰鸣中诞生,而在无数细微的“我听着呢”里悄然生长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