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,玉鼎真人留下一枚玉简,飘然离去。
玉简上写着四个字:**“道统可继。”**
又是一年春。
书院迎来第一批毕业生。他们身穿青衫,手持木剑,宣誓终生守卫人间正道。
人群中,那个曾经画下杨戬背影的少年站在最前方。他已长成青年,眼神坚定。
典礼结束时,杨戬走上高台,面对数百学子,只说了三句话:
“第一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”
“第二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”
“第三……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每一个人,“当我倒下时,请记住,你们才是真正的‘至圣先师’。”
全场肃然。
春风拂过,桃花纷飞如雨。
而在千里之外的某个阴暗洞穴中,一枚漆黑晶石微微震颤了一下,仿佛感应到了什么。随即,一道细微的笑声响起,转瞬即逝。
黑暗并未消失。
但它已不再无所畏惧。
因为光明,已经开始生长。
三年后,西域大漠。
一支商队遭遇沙暴,迷失方向。就在众人绝望之际,一名银甲将军自风沙中策马而来。他面如冠玉,额间有一道淡痕,手中长枪挑动风云。
“跟我走。”他说。
商队获救后询问其名,那人只留下一句诗便消失不见:
**“身负长枪巡八极,眉藏天眼判阴阳。”**
消息传开,民间开始流传一个新的传说??
说是在这乱世之中,有一位无名英雄,行走三界,惩奸除恶,扶危济困。他没有封号,也没有香火供奉,却让无数百姓在危难时刻念起他的名字。
有人说他是杨戬化身,也有人说他只是继承了那份意志的年轻人。
但不管是谁,人们都称他为:
**“二郎至圣先师”。**
而在伏魔书院的最高处,一间静室内。
杨戬静静坐在蒲团上,手中握着一块褪色的布条??那是当年母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。窗外,桃李争芳,书声琅琅。
他闭上眼,嘴角微扬。
这一生,他斩过无数妖魔,破过无数阴谋,也曾孤独千年。
可直到此刻,他才真正明白什么是“师”。
不是传授技艺,而是点燃希望。
不是震慑邪恶,而是教会他人如何勇敢。
风起时,檐下铜铃轻响。
像是回应某种冥冥中的召唤。
他知道,这场漫长的旅途,还远未结束。
而他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