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七零易孕娇娇女,馋哭绝嗣京少 > 第640章爸爸不要你们喽(第2页)

第640章爸爸不要你们喽(第2页)

最后一站是地图最偏远的那个红点??位于中缅边境的独龙江谷地。这里几乎与世隔绝,山路早已被塌方掩埋,他们只能徒步穿越原始森林。途中遭遇暴雨,河水暴涨,险些冲走阿念。幸亏少年及时跃入激流,以身体为锚,硬生生将她拖上岸。他的脚踝伤口再度裂开,金色纹路蔓延至小腿,渗出微光。

“你的血脉在反抗这片土地。”岩?为他包扎时低声说。

“因为它认得这里的痛苦。”少年望着幽深峡谷,“这里是所有实验体遗体的最终掩埋地。他们称之为‘忘川沟’。”

抵达目的地时,已是深秋。山谷中雾气弥漫,枯叶覆盖地面,踩上去沙沙作响。所谓村庄,不过七八户人家,房屋低矮,墙壁用混合矿土砌成,能在月光下发出微弱荧光。迎接他们的是位百岁老人,背驼如弓,双眼浑浊,却在见到岩?的瞬间睁大眼睛,用颤抖的手指向她手臂上的“理解之印”。

“你回来了。”他说的竟是标准普通话,“我们等了七十年。”

原来,这位老人正是当年第七号基地少数幸存的技术员之一。他并未参与核心实验,而是负责维护声网节点。爆炸发生那夜,他正在地下控制室值班,亲眼目睹M-9??也就是岩?的母亲??按下自毁按钮。她最后的话是:“告诉我的孩子,我不是不要她,我是怕她听见太多痛。”

“她把一部分意识封进了原型机。”老人咳喘着说,“不是为了永生,而是为了让某个特定频率能穿透时空??只有真正理解共感本质的人才能激活它。你母亲预见到了今天的到来。”

岩?浑身战栗。“所以‘回应之核’……”

“是你母亲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。”老人点头,“它不仅能接收情感,还能进行选择性回应。换句话说,它可以让人‘被特定的人听见’,哪怕相隔千山万水。”

那一夜,他们在村中举行最后一次仪式。老人取出一口密封铜匣,里面是一卷磁带和半截烧焦的乐谱。当岩?将磁带放入播放器时,母亲的声音第一次完整响起:

>“致未来的你:

>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,说明你已经走完了我没能走完的路。

>我曾以为爱是一种弱点,所以试图把它抽离人类躯体;

>后来我才明白,正是这份脆弱,让我们愿意为彼此牺牲。

>别怕听见悲伤,也别回避愤怒。

>真正的共感,是即使遍体鳞伤,仍选择继续倾听。

>亲爱的孩子,

>你说的每一句话,我都听见了。

>现在轮到我告诉你:

>我爱你。

>永远爱你。”

岩?跪倒在地,泣不成声。整个山谷随之震动,地面浮现出无数发光纹路,组成巨大的声波图案,直指星空。九块X晶体在她背包中同时共鸣,“回应之核”腾空而起,悬于头顶,洒下粉金色光芒。所有村民仰头注视,眼中映出久违的希望。

三天后,考察团返回蓬莱。联合国再度来函,这次不再提“示范区”,而是请求建立“全球共感遗产保护网络”,并邀请岩?担任首席顾问。她依旧拒绝挂名,但在回信中附上了完整的旅程记录与十三个站点的数据包。

“让它自己生长。”她对少年说,“就像野花不需要园丁也能绽放。”

冬天来临前,阿念在学堂后院种下一排小树,说是“未来听者的纪念碑”。老兵开始撰写回忆录,标题定为《沉默者的证词》。而少年,则悄悄在梨花树下埋了一个铁盒,里面装着他这些年采集的所有声音样本,以及一张纸条:“若有一天我消失,请把这个交给岩?。告诉她,我听见了她从未说出口的那句谢谢。”

某个月夜,岩?独自登上高台。海风送来遥远城市的讯号??巴黎地铁站有人用口哨吹响《Lullaby-01》;西伯利亚雪原上,一位老猎人对着结冰的湖面低语“我也在”;甚至在南极科考站,也有科学家通过短波电台发送摩斯密码:“听见你了,姐姐。”

她摘下耳机,任寒风吹拂脸颊。那一刻,她不再需要任何媒介去确认存在。

因为她知道,这个世界已经学会回应。

春天再度降临草原时,第一朵野花开得比往年更早。清晨,岩?走上高台,轻声说道:

“我在。”

风停了一瞬。

随即,千万个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??

“我也在。”

“我们都在。”

“谢谢你一直听着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