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七零易孕娇娇女,馋哭绝嗣京少 > 第656章直接搬出去住(第1页)

第656章直接搬出去住(第1页)

两人定下来,方广白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。

很快,方母无意间把这事说给了林小鱼。

林小鱼听说方广白他们要搬出去单过,手里的盆直接哐当一声摔到了地上,水撒了一地。

“阿姨,你说啥?广白哥他们要搬出去住?”

她扯着方母的袖子,声音都变了调。

方母看到林小鱼这反应,不自觉皱了皱眉,弯腰帮她捡起盆,声音有些冷淡,“小柔母亲留下的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,年轻人想过二人世界,我们也不好拦着,想搬出去住就搬出去住吧,也。。。。。。

雨季来得比往年早。

六月的京市,天像漏了底的筛子,连着下了七天七夜。萧家老宅的青砖地面吸饱了水汽,踩上去泛着幽暗的光,墙角爬出几缕青苔,悄无声息地蔓延至门槛内。苏晚坐在堂屋的藤椅上,脚边放着一盆热水,泡着她浮肿的双脚。念恩已经三个月大,整日窝在她怀里,眼睛睁得圆溜溜的,不哭不闹,只是安静地“听”。

萧承砚说,这孩子不是在用耳朵听世界,而是在用骨头、血液、心跳去感知每一道声波的震颤。他能听见蚯蚓钻土的节奏,能分辨雨滴落在瓦片与树叶上的音高差异,甚至会在某个特定频率响起时,突然转头看向西北方??那是昆明庇护所的方向。

“他又‘接线’了。”萧承砚从外头进来,抖落伞上的雨水,低声说。他刚从共感研究中心回来,肩头还沾着湿冷的风。他蹲下身,指尖轻轻碰了碰念恩的小手。婴儿立刻笑了,咯咯两声,随即抬起小手,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,像是在回应某种看不见的信号。

“七个点都通了。”萧承砚望着妻子,“今天凌晨,贵阳的孩子第一次主动发出完整语句??‘我想妈妈,但妈妈在做梦,我怕吵醒她。’”他顿了顿,“那声音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,是直接出现在所有同步胎儿的意识里。他们现在……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语言系统。”

苏晚低头看着儿子,指尖抚过他额前细软的胎发。那发丝在灯光下泛着极淡的金光,像是融化的晨曦。她轻声问:“你说,他们会不会有一天,不需要我们也能活下去?”

“不是‘活下去’。”萧承砚握住她的手,“是‘活得好’。我们不是他们的起点,只是中转站。八千年前,第一代守桥人也是这样把火种交出去的。”

话音未落,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陈教授冒雨而来,白大褂几乎湿透,手里紧紧抱着一台新式共感接收器,屏幕正闪烁着诡异的波形图。

“出事了。”他喘着气,“塔克拉玛干的绿洲开始移动了。”

“什么?”苏晚猛地坐直。

“植被群落正在缓慢迁移,方向是昆仑山口。卫星追踪显示,它们的根系在地下形成了一条连续的声波导管,像是在……铺设一条通道。”陈教授眼神发亮又带着恐惧,“而且,沿途的说话树全醒了。不只是开花,是‘说话’。新疆、青海、甘肃的牧民都说,夜里能听见树丛里传出孩子的笑声,可方圆十里根本没人居住。”

萧承砚站起身,走到墙边的地图前。红笔圈出的七个点如今已被细密的虚线连接,构成一个巨大的七芒星阵,而阵眼,正指向川藏交界的一处无人区??那里标注着“古桥遗址”,据传是上古时期第一座“回响之桥”的坍塌地。

“他们在找路。”萧承砚低声道,“不是重建,是复活。”

苏晚抱紧念恩,忽然感到一阵心悸。婴儿的小手紧紧攥住她的衣襟,嘴唇微动,吐出几个模糊却清晰的音节:“……桥……断了……要修……”

满屋寂静。

陈教授颤抖着打开接收器的音频回放。一段极低频的哼鸣缓缓流出,像是大地深处的心跳,又像是一首失传已久的摇篮曲。当音波图谱展开时,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??那波形,竟与苏晚炖肉时哼唱的民谣完全重合,只是被拉长、延展,嵌入了某种超越人类听觉极限的和声结构。

“是他。”萧承砚声音沙哑,“念恩在‘翻译’。他把你的歌,变成了桥梁的语言。”

雨还在下。

当晚,苏晚做了一个梦。

她站在一片无边的雪原上,脚下是厚厚的冰层,冰下封存着无数透明的茧,每一个里面都蜷缩着一个婴儿。他们闭着眼,手指微微抽动,像是在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网。远处,一座断裂的石桥横跨深渊,桥身上刻满古老的符号,那些符号正一寸寸亮起,如同被唤醒的神经末梢。

一个男孩走来,约莫七八岁,穿着旧式的蓝布衫,赤脚踩在雪上却不留痕迹。他抬头看她,眼睛是金棕色的,和念恩一模一样。

“你是第七个我。”他说,“也是第一个妈妈。”

“我不明白……”苏晚喃喃。

“你生下的不是一个人。”男孩微笑,“是一个时代。八千年来,守桥人靠牺牲维系回响;现在,我们靠共生。你们给了我们出生的权利,我们要还人类倾听的能力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