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录下了这一刻的音频。分析结果显示,那段旋律中隐藏着一段极其复杂的加密信息,经破译后只有一句话:
>“你们不是孤独的幸存者,而是彼此呼唤的归人。”
---
时间继续流转,文明的脚步未曾停歇。
三千年后,地球早已不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。听树的种子遍布两百多个星系,有些扎根于气态巨行星的浮岛,有些生长在黑洞视界边缘的稳定轨道,甚至有一种变异品种能在真空环境中依靠宇宙背景辐射存活。
然而,真正的奇迹发生在第四个千年。
一艘名为“回声旅者”的探测船,在穿越一片被称为“寂静深渊”的无星区域时,意外接收到了一段极其微弱的信号。它不像以往的情绪波列,也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的语言结构,而更像是一种……节奏。
船员们起初以为是仪器故障。直到首席科学家将信号可视化,才发现那是一段极其规律的心跳声??但频率异常缓慢,每一次搏动间隔长达六小时。
他们顺着信号源前进,最终抵达一处隐藏在暗物质云中的古老遗迹。那是一座完全由晶体构成的环形建筑,直径超过十万公里,静静环绕着一颗早已熄灭的白矮星。建筑表面布满沟壑般的纹路,与听树皮上的脉络惊人相似。
当探测船靠近时,整个结构突然亮起。
一道低频脉冲扫过飞船,所有电子设备瞬间瘫痪,唯独音响系统自动开启。
然后,他们听见了声音。
那是一个孩子的声音,稚嫩、怯懦,带着哭腔:
>“有人……能听到我吗?
>我好害怕……我已经一个人很久了……”
船员们面面相觑,震惊到无法言语。这段录音的时间戳显示,它录制于**一万两千年前**。
也就是说,这个孩子发出呼救时,地球上的人类还处在新石器时代。
更令人震撼的是,AI比对数据库后发现,这段语音的情绪特征,与林晚笔记本中记录的某次梦境描述高度吻合。而那个梦境,正是她八岁时做过的??梦见自己被困在一片漆黑的空间里,四周都是镜子,镜中的她越来越小,最后消失不见。
“这不是巧合。”船长喃喃道,“这是……传承。”
他们没有立刻回应,而是将这段信号上传至共感网络,请求全宇宙协助解读。
七日后,答案揭晓。
原来,这座晶体环并非人造物,而是一具巨型“记忆容器”,由某个早已灭绝的高维文明建造,用于保存濒死个体的意识残片。那个孩子并非真实存在,而是该文明最后一代儿童的集体潜意识投影,承载着整个种族临终前最纯粹的情感:孤独与渴望被理解。
消息传回地球,山村小学的孩子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特别仪式。
他们没有写下记忆,而是围成一圈,手拉着手,齐声哼唱那首摇篮曲。这一次,歌声通过量子纠缠频道实时传送到“回声旅者”号,并由其转发至晶体环。
当旋律抵达的那一刻,整座遗迹开始共振。
晶体表面浮现出无数人脸,男女老少,表情各异,却都在微笑。
那颗缓慢跳动的心脏骤然加速,最终化作一声清脆的“咚”,响彻整个星域。
随后,遗迹缓缓崩解,化作漫天光点,如烟花般洒向虚空。
最后一帧影像中,那个孩子回头一笑,挥了挥手,嘴唇微动:
>“谢谢你们……来接我回家。”
---
岁月如河,奔流不息。
又过了五百年,宇宙格局再次发生剧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