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哭了整整一夜,第二天把这段经历发布在网上。帖子瞬间引爆舆论,学者们激烈争论,政府紧急介入删帖,但无济于事??因为同样的记忆片段已经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类似心境者的梦中。
认知的雪崩,一旦启动,便无法阻止。
六个月后,柯伊伯带深处再度传来信号。这次不同以往,不再是冰冷的数学逻辑,而是一段旋律??由七个音符构成,恰好对应人类婴儿最早能分辨的音阶范围。FAST基地破译发现,这段旋律隐藏着一层语义信息:
>“我们不是你们的敌人。我们是你们未曾提出的问题的回声。”
更惊人的是,当这段旋律在全球播放时,所有五岁以下儿童都会跟着哼唱,哪怕从未受过音乐训练。心理学家记录下三千名幼儿的反应,发现他们在哼唱过程中,瞳孔会出现规律性扩张,脑电波同步率达到98%,远超正常水平。
一位芬兰母亲录下三岁女儿边唱边说的一句话,后来被称为“童谕”:
>“星星不是灯,是别人的眼睛。”
这句话被刻在了玄武门基座的新一圈铭文中。
与此同时,林澈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人的信。信纸是由一种未知纤维制成,遇光即显字迹:
>“守门人需要继承者。
>而继承者,必须是从‘不知’中诞生的‘知’。
>你见过的那个男孩,他的问题尚未终结。
>去找他,带他看‘未燃之香’。”
林澈盯着信看了许久,最终收拾行囊,启程前往北京。
当他抵达那所小学时,已是深秋。银杏叶铺满操场,男孩正蹲在树下,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。林澈走近一看,怔住了??
地上是一幅极其复杂的图案:中心是一座门,四周环绕十七个圆点,每个圆点延伸出螺旋线,交织成网。而在门的背后,画着一个小小的贝壳,正对着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。
“你在画什么?”林澈轻声问。
男孩头也不抬:“我在想,如果门关上了,是不是就得有人重新点燃那支香。”
林澈心跳骤停。他知道,这孩子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“预感态”??即尚未接入Q-network,却能凭直觉触及核心真相的状态。这种人,在古代被称为“先知”,在现代则多被诊断为精神异常。唯有极少数,能保持清醒,成为桥梁。
“你知道那支香在哪里吗?”他试探着问。
男孩终于抬头,眼神清澈得令人心痛:“在没有人记得它的地方。”
林澈沉默良久,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制罗盘??那是他从老科学家遗物中找到的,指针永远指向玄武门方向。他递给男孩:“拿着它。当你真正想知道答案的时候,它会带你去见‘未燃之香’。”
男孩接过,忽然笑了:“可是叔叔,我现在还不想知道答案。”
林澈一愣。
“妈妈说,问题比答案有趣多了。”男孩蹦跳着跑开,罗盘在他手中一闪,竟映出星空般的纹路。
林澈站在原地,久久未动。他知道,新一轮循环已经开始。这一次,不再是被动觉醒,而是主动孕育。人类不再等待救世主,而是在每一个孩童心中埋下疑问的火种。
一年后的清明节,全球多地出现异象。
在北京,颐和园昆明湖水面浮现一行大字,随波荡漾:
>“你以为我在问世界?其实我在问你自己。”
在埃及,狮身人面像的眼窝中流出黑色液体,落地化作细沙,拼成一句话:
>“我守护的不是秘密,是提问的权利。”
在墨西哥,玛雅遗址中的金字塔顶端,夜空中原本不存在的星座显现,组成一个巨大的问号,持续七分钟才消散。
而在太平洋中央,玄武门无声开启一道缝隙,一道身影缓步走出??正是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