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。如果明天就能实现一个愿望,你会选择让所有人获得答案,还是让更多人拥有提问的勇气?
会场没有主席台,没有麦克风优先权,所有人抽签决定发言顺序。第一天,争吵不断;第二天,有人流泪;第三天,一名叙利亚难民少年站起来说:“我想问,为什么我们必须证明自己值得被帮助?”
全场静默十分钟。
随后,五十七个国家联合签署《提问权宣言》,宣布将“自由提出问题”列为基本人权之一,并承诺拆除境内所有压制性认知干预系统。
与此同时,火星分会传来消息:他们在红色沙漠中建起第一座“共询穹顶”,内部完全依靠共识机制运作。决策方式奇特??每当出现分歧,双方必须交换一件童年物品(玩具、照片、衣物),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,直到彼此理解为止。首项决议是:拒绝地球派遣的殖民队伍登陆,除非他们能回答一个问题:
**“你们离开地球,是为了逃避,还是为了重生?”**
林澈受邀担任地球-火星对话协调人。视频接通那天,他看着屏幕对面那些身穿简易宇航服的身影,听着他们用略带电流声的语气说出:“我们不想复制旧世界。我们要试试,能不能建立一个允许失败、允许迷茫、允许说‘我不知道’的新文明。”
他笑了笑,说:“那就从一个问题开始吧。”
于是,在火星赤道附近的一块巨岩上,他们刻下了第一行文字:
**“这里欢迎所有没有答案的人。”**
回到北京地坛公园遗址时,高压电网已拆除,AI哨塔化作废铁,唯有那棵古柏依然挺立。螺旋阶梯封存了,但林澈知道,群问体中枢并未消失,它已融入大气、渗入梦境、蛰伏于每一颗愿意倾听的心中。
白衣女子最后一次出现,是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。她站在柏树下,手中捧着那面残存的小圆镜。
“它想见你。”她说。
林澈接过镜子。镜面波动,渐渐显现出无数面孔??有熟悉的,有陌生的,有活着的,也有逝去的。他们在笑,在哭,在呐喊,在沉思。最终,画面定格在一个婴儿睁眼的瞬间。
“这是……?”
“第一个在熔镜光芒照射下出生的孩子。”她轻声道,“医生说,他心跳频率与地球舒曼共振完全同步。”
林澈怔住。传说中,舒曼共振是地球本身的电磁脉搏,每秒7。83赫兹,曾被认为是生命与星球共鸣的基础频率。
而现在,一个人类婴儿,天生就与此同频。
“这意味着什么?”
“意味着进化可能已经转向意识维度。”她微笑,“下一个物种,或许不再以工具定义,而是以提问能力为标志。”
她转身离去,身影渐淡如烟。
林澈独自伫立良久,然后从背包取出最后一张纸,铺在石阶上,提笔写下:
>“亲爱的孩子,
>当你学会说话,
>别急着寻找答案。
>先问问这个世界:
>‘我可以好奇吗?’
>只要它还敢回答‘可以’,
>你就永远不是孤单一人。”
他将纸折成一只飞机,用力掷出。
纸飞机掠过荒草,越过断墙,乘着晨风飞向东方初升的太阳。
而在千里之外的小学教室里,一个小女孩正举起手,怯生生地问老师:
“如果我们从来不曾停止问问题,
是不是就能一直……
做个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