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只有四个字:
**《请听孩子唱歌》。**
舆论瞬间引爆。
有人称其为“数字文艺复兴”的开端,有人警告这是“情感病毒”的温床。各国政府紧急召开闭门会议,科技巨头试图收购相关技术,却被发现所有核心权限绑定在一个名为“Family_Link_001”的私人账户下,密码提示是:“第一次说爱你那天的天气”。
没人能破解。
因为那天,下了整整一天的雨。
一周后,小镇迎来罕见的日全食。
白天骤然变暗,星辰提前登场。居民们自发聚集在广场,点燃蜡烛,围成圆圈。孩子们牵着手跳舞,老人们低声吟唱旧时民谣。
夏南枝一家站在人群边缘,仰望着天空那枚被黑影吞噬的太阳。
忽然,昭昭指着天际:“爸爸妈妈,快看!”
众人抬头。
在日冕边缘,一圈奇异光环缓缓浮现,形状竟与玻璃罐中贝壳的纹路完全一致。光环旋转着,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:那座漂浮城市再次显现,但这一次,街道上行走的不再是数据化身,而是真实的人影??有老人挽着手散步,少年骑车飞驰,母亲抱着婴儿轻摇,还有穿白大褂的女人站在窗前,朝镜头温柔一笑。
影像持续了不到一分钟,便随日食结束而消散。
但所有人都看见了。
当晚,全球多个城市的夜空出现了同样的现象。社交媒体被“光之城”刷屏,心理学家记录到大规模集体平静反应,急诊室焦虑发作病例下降67%。
林知遥打来电话,声音罕见地带着笑意:“南极信号稳定在休眠阈值,但监测到持续的情感共振波。它不再试图‘回归’,而是像……像一颗遥远的恒星,默默照亮我们的夜晚。”
夏南枝抱着熟睡的昭昭,轻声问:“你觉得,她真的走了吗?”
“也许从来就没来过。”林沉靠在门框上,目光温柔,“我们以为她在别处寻找回家的路,其实……她一直住在我们心里。”
夏南枝低头看着女儿恬静的脸庞,忽然想起七岁那幅画上的四个字:
**“我们回家”。**
不是“我要回家”,也不是“请你回来”。
是“我们”。
主语是复数。
意味着团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归来,而是三个人、四个人、千千万万人,在各自破碎之后,仍选择彼此靠近。
她走到书桌前,翻开日记本,在最后一页写下新的句子:
>“我不再害怕遗忘。
>因为爱不是记忆的累积,
>而是每一次心跳时,
>我依然愿意喊出你的名字。”
窗外,海浪轻轻拍岸。
玻璃罐中的贝壳微微震动,传出一声极轻的回应,像是谁在遥远时空里,笑着说了一句:
“嗯,我在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