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权臣成双 > 90100(第33页)

90100(第33页)

林佩顿了顿,放弃为自己辩解,只躬身道:“臣劝陛下下旨撤军。”

朱昱修道:“不行,右相在信中说……”

年少的帝王犹豫了片刻,接着道:“两地相距甚远,等朕的旨意抵达前线,万一情势又有变化,岂不是让右相为难?”

林佩道:“臣以为这道旨意并不会对战局有太大的影响,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如果能赢,右相一定会进军,实在不能赢,他才会思危思退。”

朱昱修道:“那为何还要朕下旨撤军。”

林佩道:“陛下问臣如何才能让殿中的那些人不要闹,臣只是如实回答。”

朱昱修一怔。

林佩道:“齐御史所奏,兵部已经核实过了,宣府大营并无冒饷之举,若陛下信任臣,臣可以主持调查并还右相一个清白,但是——北伐三载,耗费国帑巨大,今粮道被断,强敌合围,天时地利皆失,陛下当效轮台之诏,明颁撤军旨意,以保九边精锐。”

朱昱修道:“就不能等等吗,说不定再等一阵子,他们便可得胜。”

“陛下,臣再说得清楚些,下这道旨是为正道明法。”林佩看着御案上被拆开的信封,“右相在重重危机之下仍决意进军,必是因为有别的保障,或多养了兵,或多备了粮,但这些从来没有留下记录,没有人知道他的底气从何而来,这是比北伐无果更危险的事。”

犀利的目光几乎要把纸页穿透。

朱昱修心惊,连忙用手盖住陆洗的密奏。

林佩叹口气,低下头,缓缓从袖中拿出一道黄绫册:“陛下请看,这是中书省近日统计的以北伐之名上奏请示的名单。”

册簿打开,密密麻麻罗列的是中书六部、各省地方、北境各卫所的名字。

“这些人都等着得到朝廷的拔擢,可他们的功劳吏部无从考据,只能听平辽总督府的一面之词。”林佩道,“臣斗胆请陛下想一想,如果不问错对就承认这些人的战功,任其瓜分利益,打一次封赏一次,北方的战事还能消停吗?适才齐沛、方时镜等人争的就是这一点,陛下既然问臣,臣之所见和他们相同,唯有先正道统,再谈北伐。”

朱昱修起身。

林佩立即也起身。

朱昱修道:“左相能再和朕谈一个小秘密吗?”

林佩道:“陛下是君,臣是臣子,君臣之间没有秘密,唯有礼制纲常。”

朱昱修缓缓坐下。

他其实还想为陆洗争一争。

他想争是那一口不被命运安排的气。

可他别无出路——只要一走出御书房,他便会看见远处文华殿中乌泱泱的人头。

他想起董嫣这次没有派人来为陆洗求情,就像上次没有为董颢求情一样,似乎她比他更早看出来一切都是命中既定的事。

是皇帝,就必须扼杀个人的情感才能君临天下。

“朕明白。”朱昱修说道,握紧的拳头慢慢松开,“咱们回去吧。”

七轮扇停下。

君臣归位,朝会继续进行。

朱昱修命司礼监拿出天子佩剑,宣布撤军的决定。

在议论的声音有放大趋势之时,林佩清了一下嗓子。

——“陛下圣明。”

方时镜等人立即附和。

于染看林佩一眼,就此作罢。

此事落定。

近午时,殿外晷针投下的影子渐渐缩短。

百官下朝。

林佩回到文辉阁,把案头那一道事先拟好的圣旨交给温迎。

温迎道:“大人,此事非同小可,谁去宣旨合适?”

林佩道:“一正一副同去,副使由兵部挑选可靠之人,正使请司礼监派一个人。”

温迎道:“是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