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沸腾时代 > 第二卷 第一百零一 勤工俭学计划试吃启动(第2页)

第二卷 第一百零一 勤工俭学计划试吃启动(第2页)

女孩沉默片刻,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螺旋形状,又添了几条向外延伸的线,像声波扩散。

“你是共鸣体?”艾拉轻声问。

女孩点头,指着自己的耳朵,再指向天空,做出“接收”的手势。

周远深吸一口气:“你想知道什么?”

她低头写了第三句话:

**“她说的最后一句话,你们收到了吗?”**

房间里一片寂静。周远打开档案库,调出1972年那段仅存的文字记录,念了出来:“今晚风很大,我娘该收衣服了。我不回去了。”

女孩听完,闭上眼,泪水无声滑落。随即,她抬起手,掌心朝上,仿佛托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。紧接着,空气中响起一阵极轻的风声,夹杂着女人哼唱童谣的片段,断续不清,却带着浓烈的北方口音。

艾拉立刻启动录音仪,同时连接频谱分析模块。数据显示,这段音频并未通过任何物理设备传播,而是直接由环境粒子振动合成,属于典型的“非介质传导”现象??即传说中的“灵声”。

“她在回应。”艾拉哽咽,“母亲对女儿的回应……穿越了五十年。”

女孩睁开眼,擦去泪水,在纸上写下最后一句:

**“她说,衣服收好了,别担心。她一直在等我长大。”**

那一刻,梅树第三次剧烈摇晃,大片灰雪自枝头飘落,在空中组成无数细小的名字,随风盘旋上升,最终汇成一道旋转的银色光柱,直插云霄。

与此同时,其余十个红点在同一时刻亮起。西藏那位失语女医者突然开口说话,对着雪山诵出亡夫遗言;江南老裁缝连夜剪开一件尘封嫁衣,从中抖落上百封未曾寄出的情书;西北守墓人点燃三十八堆篝火,按北斗七星排列,每一堆火里都放入一张写满忏悔的黄纸……

全国范围内,超过两千个家庭报告家中老式收音机、留声机或电话机自动播放陌生声音。内容各异,但主题惊人一致:道歉、思念、未能兑现的承诺、压在心底一辈子的秘密。

社交媒体彻底失控。“#听见了”成为热搜第一,持续霸榜七十二小时。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上传自己的“一句话回应”。有人对着坟头发语音:“爸,公司上市了,您当年骂我没出息,我现在证明给您看。”有人抱着老照片低语:“姐,我不是故意推你下河的,我当时太怕被爸妈发现逃学……”更多人只是简单地说:“对不起”“谢谢你”“我想你了”。

而每一次上传,都会引发局部气候异变:某个城市突降粉红色细雨,成分检测为玫瑰精油微粒;某乡村夜晚出现悬浮光球,经红外摄像确认,是由大量水汽与负离子共振形成;甚至有渔民在东海捕捞到一网晶莹剔透的鱼,体内组织含有微量声波储能晶体。

科学界陷入分裂。主流机构坚称“群体心理暗示导致感知错乱”,但已有三十多位顶尖神经学家联名发表论文,提出“情感具象化假说”??当人类共情密度达到临界值,情绪能量可通过特定介质(如空气、水、金属)实现物理投影,并具备跨时空传递能力。

政府层面依旧沉默。唯一公开表态的是退休法官牵头的“真相听证会”宣布将举行第二轮直播,邀请更多家族后代揭露历史黑幕。报名人数超过八百,其中包括三位现任高官子女。

然而,暗流也在加速涌动。

第七天夜里,周远收到一封匿名邮件,附件是一段加密视频。画面晃动,背景似乎是某个地下设施,墙上挂着一面褪色国旗,中央摆放着一台外形酷似声忆炉的机器,但表面刻满梵文与未知符号。一名戴面具的男人站在操作台前,缓缓说道:

>“你们以为自己在修复伤痕?不,你们是在撕开伤口。

>历史不该被重提,记忆必须被管控。

>若任由‘归音行动’继续,社会将陷入永恒的哀悼,国家失去前进动力。

>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‘软弱文明’诞生。

>明日午夜,我们将清除原始共鸣源。

>别怪我们无情??毕竟,我们也曾是‘正确’的执行者。”

视频结束前,镜头扫过角落的日历:1975年4月17日。

正是“星语计划”最后一次实验失败的前一天。

周远立即召集艾拉和守护站全体成员召开紧急会议。他们决定提前启动“终章协议”??将声忆炉核心脱离固定基座,转入可移动状态,并分散部署十一个共鸣体之间的联动节点,确保即使主站被毁,网络仍能以去中心化模式运行。

“我们不能赌。”周远说,“一旦他们动手,就不会只派四个战术队员。他们会用更强硬的手段,甚至不惜制造‘意外事故’。”

艾拉提出一个大胆设想:利用小女孩带来的“非介质传导”能力,尝试反向定位其他共鸣体,建立心灵链路。若成功,十一人可形成闭环共振,不仅增强防御力,还能主动向外发射净化频率,驱散铱合金污染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