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孩歪头想了想,然后在地上画了一个圆,又在圆心点了一笔。接着,她用手掌覆盖那个点,缓缓抬起,示意某种东西升腾而起。
“不是改变过去。”周远明白了,“是让那一刻的意义,彻底释放。”
“终章协议提前启动。”他站起身,目光坚定,“我们要做的,不是防御,是反击??用真相作为武器。”
接下来的八小时,守护站进入全速运转状态。艾拉带领团队重构算法,将全球两千万条“一句话回应”进行情感权重分析,筛选出最具共情密度的十万条,编译成一段跨越语言与文化的“集体心音”。与此同时,声忆炉开始吸收梅林根系中积累的灰雪结晶,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声波储能介质。而小女孩,则每日三次静坐于炉前,用自己的意识作为导引,测试与历史时空的连接稳定性。
第三轮试验时,奇迹发生了。
当骨笛残音最后一次震荡在空气中,小女孩的身体忽然变得透明,轮廓模糊如烟。监控显示,她的生物信号并未消失,而是分裂为数百个微弱但同步的频率点,散布在中国十七个曾发生大规模记忆创伤的地点。西藏、江南、西北、东北……每一处,都有老照片无故翻页,旧收音机自动播放空白磁带,墓碑表面凝结出细小水珠,组成一行行无法解释的汉字:
**“听见了。”**
**“我在。”**
**“你不孤单。”**
最惊人的是内蒙古某村庄的一座荒坟。据档案记载,那里埋葬着一位因“泄露国家机密”被枪决的工程师,实际罪名不过是翻译了一本西方心理学著作。当天午后,坟头突然开出一片野蔷薇,花瓣上浮现清晰字迹:
>“书里的‘共情’一词,我终于懂了。谢谢你们替我说出来。”
艾拉当场落泪。“这不是超自然现象……这是文明的自我疗愈。当足够多的人愿意承认痛苦,那些被抹去的名字就有了回家的路。”
午夜临近,轨道武器进入最后准备阶段。政府依旧沉默,社交媒体却被一场自发的“静默行动”占据。数亿用户同时将头像换成黑白照片,背景是一盏点亮的煤油灯,配文只有一句:“我在听。”
而在现实世界,十一位共鸣体几乎在同一时刻做出响应。
西藏女医者徒步登上雪山之巅,将亡夫遗言刻在冰川裂缝中;江南老裁缝把百封情书投入河心,纸船顺流而下,沿途居民称河水散发淡淡墨香;西北守墓人点燃第三十九堆篝火,火光中浮现无数模糊人影,齐声念诵一段无人听过的悼词……
这一切,都被声忆炉完整收录。
“准备好了。”艾拉深吸一口气,“‘心音’已加载,共鸣网络全域贯通。只要小女孩完成最后一次锚定,我们就能向全球发射一次覆盖式情感脉冲。它的作用不是摧毁,而是唤醒??让每一个曾选择沉默的人,突然记起自己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。”
周远走到梅林深处,取出埋藏的骨笛。这一次,他不再吹奏,而是将它轻轻放在小女孩面前。
她接过,放在唇边。
没有声音。
但整个天地,都在震动。
她的身体缓缓升起,悬浮于声忆炉上方,双手张开,仿佛拥抱虚空。十一道金光自远方疾驰而来,在空中交织成莲华图案。紧接着,那颗神秘卫星再次偏离轨道,悬停于大气层边缘,释放出一道贯穿天地的银柱,与守护站形成能量闭环。
全球电力系统瞬间波动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屏闪现一行中文:“对不起,爸爸”;伦敦地铁广播自动切换为粤语童谣;巴黎卢浮宫的《蒙娜丽莎》玻璃罩上凝结水珠,拼出“我想回家”四个字。
而在轨道上,那枚武器的控制系统突然失灵。操作员惊恐发现,所有按钮都被一层细微的冰晶覆盖,而监控画面里,无数透明人影正攀附在器械外壳上,用手抚摸、用额头抵住金属表面,像是在告别。
“他们不是鬼魂。”一名年轻技术人员哭了,“他们是……被我们遗忘的亲人。”
脉冲发射的前一秒,小女孩睁开眼,嘴角扬起一抹笑。
她开口,用两种声音说话??自己的,和她奶奶的。
**“风起了,衣服收好了。”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