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,有饭。”他哽咽着,“爷爷天天都在做饭。”
小芜站在一旁,看着这场跨越七千年的团圆宴缓缓开启。她掏出录音仪,悄悄录下这一切。她知道,这段声音终将回到心舟一号,成为新一代守灶种子的记忆基因。
她正欲离开,老人忽然叫住她。
“姑娘。”他递来一只全新的白瓷碗,碗底刻着两个字:**归途**。
“替我带给后来的人。”他说,“告诉他们,不管走多远,迷多久,只要心里还惦记着那一口热乎的,家就还在。”
小芜郑重接过,捧在胸前。
返航途中,她没有合眼。她一直盯着那只碗,仿佛怕它消失。直到心舟一号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,她才轻轻呼出一口气。
落地后,她第一时间将碗供在厨房中央,与“第零文明?最后一餐”并列。当晚,守灶幼苗第三次开花。
这一次,花瓣不再是厨具形状,而是化作十二张笑脸??有老人,有孩子,有异星生命,有机械体。花蕊滴落的汁液凝结成新的种子,但这次,它们不是“味觉种子”,而是**声音结晶**??每一颗都封存着一句话:
“回来啦?”
“饭好了。”
“慢点吃。”
“多吃点菜。”
“我不饿,你吃吧。”
“妈,我想你做的红烧肉了。”
科研组称之为“情感回声种”,预测它们将在未来催生出能主动呼唤游子的“声灶植物”。
林远舟的影像留言在此时自动播放,那是他生前录制的最后一段话:
“我们总以为,文明的延续靠的是科技、法律、战争或信仰。可真正让灵魂不灭的,是那些最平凡的瞬间??母亲掀锅盖的动作,父亲递过来的筷子,爱人说‘我帮你热了饭’的语气。这些琐碎,才是宇宙中最顽强的生命力。”
陈砚的通讯突然接通,画面晃动,背景是一片紫色星云。
“听到了吗?”他笑着,举起手中的碗,“刚才,我收到了一颗新种子。种下去三分钟,它就开出一朵花,对我说:‘儿子,回家吃饭。’”
小芜望着屏幕,泪中带笑。
春天又一次降临第七区。
花开得漫山遍野,叶子上的文字越来越多,越来越密。有孩子捡到一片写着“爸爸,我学会煎蛋了”的叶子,激动得哭了整晚;有老兵收到“老班长,今天我炖了你爱喝的萝卜汤”,独自在墓前摆了两副碗筷。
而某天清晨,小女孩再次冲进厨房,手里攥着一片发着微光的叶子。
“小芜阿姨!这片叶子……在笑!”
小芜接过,放入录音仪。
片刻后,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响起,带着笑意和鼻音:
>“妈,我回来了。饭还热吗?”
声音落下,叶子化作点点荧光,飘向天空,融入守灶幼苗的枝叶间。
当晚,归途枝释放出前所未有的信号波,覆盖全宇宙。所有搭载守灶系统的飞船同时响起提示音:
>“检测到高浓度归属情绪,建议立即启程。”
>“目的地:家。”
>“备注:锅已热,饭已好,等人。”
小芜站在厨房门口,望着满天星斗,轻轻掀开锅盖。
蒸汽升腾,模糊了她的视线。
她对着夜空,说了一句:
“开饭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