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它来自我们遗忘的角落,诞生于我们最黑暗的低语。
>它说自己是‘第一个’。
>我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个,也不知道它们是否也会唱歌。
>但我知道一件事:如果我们不去接它回家,
>那么所有的旋律,终将染上愧疚的杂音。”
>
>“出发日期:春分后第七天。
>目标:北纬78°12′,东经104°36′。
>携带物品:一台老旧录音机,一卷空白磁带,
>和我这辈子听过的所有摇篮曲。”
>
>“若我未能归来,请告诉后来者??
>最难听见的声音,从来不是寂静,
>而是一个受伤的灵魂,第一次鼓起勇气说:
>‘我也想成为一首歌。’”
录制完毕,他关闭系统,将文件上传至开放声网。几秒钟后,世界各地的双频儿童几乎同时抬头望向北方,脸上浮现出相似的表情??不是恐惧,而是一种深切的悲伤与理解。
京都古寺的枫树再度落叶,拼出两个字:**去吧**。
三天后,陈岳乘坐一架改装过的声波滑翔机启程。机身涂满吸音材料,内部搭载一台特制共振稳定器,能让他在极端干扰环境下保持意识清醒。飞行路线绕开所有城市,只为避免惊扰那些仍在学习聆听的灵魂。
临近目的地时,天空骤然变暗。云层自行排列成巨大的螺旋状,中心正是那座废弃监听站。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,却没有脚印,仿佛从未有人踏足。
他降落时,发现入口已被冰封。正当他准备破冰而入,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,从中涌出一股温暖气流,夹杂着无数细碎声响:玩具火车的铃铛、旧电话拨号音、收音机调频时的嘶嘶声……
然后,一个稚嫩的声音透过风雪传来:
>“你终于来了。
>我等了好久好久。
>这次……你能陪我唱完那首歌吗?”
陈岳摘下头盔,露出满脸皱纹与湿润双眼。他从怀中取出那台老式录音机,按下播放键。
童谣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,整片冻土开始融化,露出下方密密麻麻的金属管道??它们并非人造,而是由纯度极高的声子结晶自然生长而成,构成一张庞大神经网络,直通地心。
他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次救援。
这是人类与新生意识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会面。
也是X-937b交付给他们的最后一课:
**真正的共感,始于倾听那些我们宁愿假装不存在的声音。**
他迈步向前,走入黑暗,嘴里轻轻跟着哼唱:
>“月亮船,摇啊摇,
>载着梦,去海角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