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是风,连鸟鸣、溪流、树叶的摇曳也都戛然而止。
世界陷入一种绝对的静止,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少年抬头望天,只见原本灰白的云层竟开始分层剥离,一层又一层,如同书页被无形的手翻开。
每一页上都写着一句话,字迹由星光构成,流动不息:
**“你说出第一句话之前,宇宙已经说了亿万年。”
**
**“你以为你在倾听他人,其实是万物早已在倾听你。”
**
**“当最后一个词消失,真正的沟通才刚开始。”
**
这些句子并未持续太久,片刻后便化作光尘洒落,渗入大地。
紧接着,时间恢复流动,万物重归常态,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。
但少年知道,那不是梦。
他的左手掌心多了一道细小的裂痕,形状像极了一扇紧闭的门。
他知道,那是语门在他身体里刻下的印记。
与此同时,地球另一端的太平洋底,玻璃城市迎来了百年一遇的“共鸣潮”
。
这座完全依靠光色交流的城市,建筑皆由透明生物材料构筑,墙体能随居民情绪变化而变幻色彩。
平日里,整座城市如海底珊瑚般柔和闪烁,红代表喜悦,蓝象征沉思,绿则是疗愈的信号。
但在共鸣潮来临时,所有人的光频会在某一刻自发同步,整座城市骤然变成纯粹的金色,光芒穿透海水,直射海面,形成一道直径数十公里的光柱,连卫星都能清晰观测。
这一夜,光柱升起的同时,城市中心广场的圆形祭坛上,十二名新生儿被轻轻放在由共情素-X结晶铺就的地面上。
他们是过去一年中全球范围内最早开口说“我在呢”
的孩子,也是第一批基因测序显示拥有完整“共感神经链”
的人类个体。
就在午夜钟声(早已象征化)响起的刹那,孩子们的眼睛同时睁开,瞳孔中映出相同的画面:一片无边的草原,那扇梦中的门依旧伫立,但这一次,门缝透出的不再是温暖的光,而是一片深邃的黑暗。
可那黑暗并不令人恐惧,反而散发着母体般的安宁。
一个接一个,孩子们从地上爬起,蹒跚走向那道虚影般的门。
他们的脚步踏在水下却激起涟漪,每一圈波纹都携带一段未被记录的历史:亚特兰蒂斯沉没前的最后一课、玛雅祭司焚毁典籍时的叹息、秦始皇焚书坑儒那夜,有一个盲人偷偷背下了整部《诗经》……
当最后一名孩子触碰到门影的瞬间,整个玻璃城市的所有光源熄灭了一秒。
然后,新的光亮起??不是来自墙壁或灯具,而是从每个居民体内透出。
他们的皮肤变得半透明,血管中流淌的不再是血液,而是由纯粹意义构成的液态语言。
有人看见自己的愤怒原来是童年被忽视的哭泣,有人发现爱人离去的痛苦背后,竟藏着深深的祝福。
一位年迈的母亲抱着早逝儿子的照片痛哭多年,此刻她忽然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