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我们生长的年代[民国传奇] > 一本神秘的小册子(第2页)

一本神秘的小册子(第2页)

一次她们正在睡觉,忽然听到骚动,而后是飞机的轰鸣声。有人大声喊着“日本飞机来啦”,众人纷纷惊醒。有老师指挥着大家掩护,什么都来不及拿,都留在了帐篷里。兰甫和姐妹们走散了。

忽然看到有个同学跌落到了山坡下面,怎么也爬不上来,急得直哭。兰甫说道,“快,咱们手拉手把他拉上来。”说着右手抱着一棵树,左手朝坡下延申着。来了一个人拉住她的左手,滑到了小坡上面,是赫连萧。那个同学拉着赫连萧的手,攀援着他们两个爬了上来。兰甫再一使劲,赫连萧也被她拉了上来。赫连萧转身来拉兰甫,山路崎岖,兰甫跌倒在地上,口袋里的一支钢笔蹦了出来,骨碌碌朝下滚去。

还好赫连萧眼疾手快,用脚把那支笔够了回来。他们来不及多说,随着指挥的老师,跑到了一处山坳躲藏。赫连萧笑道,“我踩了你的钢笔,你不怪我罢?”

兰甫说道,“这支钢笔对我很重要,谢谢你把它捡回来。”赫连萧问道,“这支钢笔有什么故事吗?”兰甫说道,“是一个烈士的遗物,他是我的邻居哥哥,教我识字,鼓励我读书,我很感激他。”

赫连萧闻言肃然起敬,“等抗战胜利了,我们一起去给他扫墓。”又说道,“兰甫,你总是有很多心事的样子,你愿意把你的过去说给我听吗?如果你愿意说,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。不愿说也没有关系,我只是怕你憋在心里憋坏了自己。”兰甫说道,“这也没什么,等没人的时候我跟你讲。”

这样过了四十天,终于到了宜水。民国二十七年11月1日在宜水复课,大二的第一个学期推迟了两个月终于开学了。一整个学期都在赶进度。因为反正没几个人能回家过年,所以寒假只休息三天:除夕,元旦,初二。

她们的英语角倒是没有落下,只是去的人越来越少。何娉婷进步神速,已经在图书馆借英文的课本在读了。赫连萧啧啧称奇,“你是我见过学东西最快的人!”

何娉婷说道,“其实也不是很能看懂,一边翻字典一边硬啃罢了。”她把手中的字典拿给赫连萧看,“这是兰甫送我的新年礼物,我决定一天背两页。”兰甫笑道,“我跑遍了整个宜水才买到的。”

何娉婷回兰甫的是一双鞋,她说道,“你只有一双棉鞋,一双布鞋,都已经很旧了。这双鞋送给你,你要穿着它走得更远。都说送鞋不好,两个人会走散。但我想我们毕业之后终究是要分别的,也不在乎这个了。”

想到分别,兰甫有些伤感,“何必这么早就说这个呢,我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。”何娉婷说道,“千里搭长棚,没有个不散的筵席。何况我一定会在香港发财的,到时候你可以来香港看我。”又问道,“你想要去哪里呢?”

兰甫叹道,“我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,更别说去哪里了。只能先毕业再说罢。有时候真觉得国家成了这个样子,我学再多微积分也没有什么用。不如把急救班的课程学好,回去投奔东北抗联。”何娉婷说道,“你去投奔东北抗联有点可惜了,你该是做学问的人。”

兰甫笑道,“你这么聪明都不做学问,怎么反而要我做学问?”

何娉婷说道,“做学问不在聪明与否,而在性格是否沉稳。你是个能长久努力的人,天生就是要做学问的。等咱们毕业,也许抗战就胜利了,你就读个博士出来,也当大学教授。”

在宜水仿佛要长久下来,她们又像在林安的时候一样,去妇女识字班授课。没有识字课本,兰甫就亲手给她们写,比印刷出来的还整齐——那个时候的印刷术不发达,时不时会有排版的纰漏。

有天大姐拿来一个小册子,问兰甫,“你能不能替我将它抄写几份?”兰甫翻开一看,净是一些从没见过的观点。

兰甫问张宪玉,“这是哪来的?”

张宪玉说道,“这是我们预备在同学之间传播的,你是不是也觉得写得很好?”

兰甫点点头,说道,“虽然都是新思想,但是逻辑严密,而且也符合物理学的规律。给我一本好不好?”

张宪玉说道,“你自己看看可以,不要传播出去。”

兰甫奇道,“你可以传播它,我为什么不可以?”

张宪玉笑道,“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现在倒不及发展你,也没必要让你冒风险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