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入口处的消防通道标识、摄像头角度以及车道分流指示,像一台自动校准的扫描仪。
车库顶棚低矮,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频噪音,车辆驶过带起空旷的回声。
这一切构成了一种易小天所警惕的、充满不确定性的封闭空间形态。
他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起来。
然而,当严序沉稳地将车倒入一个正对电梯厅,光线充足且远离管道的车位时,易小天紧绷的肩线微不可见地松弛下来。
这个位置符合他本能中对于“安全”与“便捷撤离”的所有要求。
乘电梯直达家纺楼层,“叮”一声轻响后,门向两侧滑开。
易小天站在门口,有片刻的静止。
巨大的空间向上挑空,穹顶洒下经过设计的柔和光线,冲淡了地下车库带来的压迫感。
空气里是织物柔顺剂、香氛与崭新木材混合的复杂气味。
他的眼睛轻轻眨动,适应着这与外界截然不同的“室内气候”。
他没有流露出寻常少年的好奇与兴奋,更像一只被突然放入新领地的野生动物,调动所有感官在谨慎地评估环境。
他的视线掠过那些按风格与色彩精心陈列的样板间,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件具体的商品上,反而更关注空间的整体结构。
紧急出口的绿色指示牌、空调出风口的位置、以及那些隐藏在装饰植物后方不易被察觉的角落。
严序没有催促,只是在一旁耐心等待,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这个新环境。
直到易小天的呼吸重新变得轻缓,目光终于落向那些堆叠如山的织物样品时,严序才迈开脚步,引领他走向那片柔软的迷宫。
他们直奔三楼。
空气中弥漫着新织物的气息。
两旁是灯光柔和的店面,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枕头、被褥和毯子。
严序放慢脚步,让易小天走在自己前面。
易小天在家纺区缓步浏览,最终停在一个以天然材质为主的品牌前。
店员迎上来,严序抬手示意无需介绍,留给易小天充足的选择空间。
少年的指尖在不同样品间流连。
他跳过了那些绒面或过于厚实的冬季款,手指最终停留在一张亚麻混纺的薄垫上。
这种材质有着独特的微凉体感和天然的粗粝纹理,完美适合夏末初秋的过渡季节。
亚麻的透气性能排解最后一丝暑气,而其本身的厚度又足以隔绝地板的凉意。
它的硬度也恰到好处,提供了足够的支撑,符合野性直觉中对“稳固巢穴”的基础要求。
对于毯子,他的选择却截然不同。
他毫不犹豫地走向那堆米白色的羊羔绒毯,将整只手埋进去,感受那细密柔软,带着微微暖意的触感。
这并非出于温度考量,而更像一种纯粹的对触感安全的渴望。
在逐渐变凉的夜晚,当身体需要一点包裹时,这种柔软而轻暖的材质能提供最直接的慰藉,如同动物依偎在母兽的绒毛里。
严序看着这两样选择,心里已然明了。
垫子的选择体现了少年对环境的敏锐感知,而毯子的执着则暴露了他内心对温暖与安全的本能需求。
他默许了这份“触感优先”的选择,并基于自己的逻辑,额外要了一张可水洗的纯棉薄毯。
更适合白日小憩时搭一下,也便于换洗。
最终,他们带着那张亚麻薄垫、一条羊羔绒厚毯和一条备用纯棉毯离开。
这个组合,既尊重了易小天野性的直觉,也包含了严序沉静的理性,共同为那个崭新的“巢穴”奠定了最初的舒适基础。
整个挑选过程不到二十分钟。
对他们而言,这不是一次闲逛,而是一个目标明确、高效执行,并且充分尊重易小天感官需求的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