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还不是终点。
几天后,一封来自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(CARB)的邮件抵达公司邮箱,内容写道:
“贵司提交的星辰01车型已完成初步审核,现邀请参与‘清洁交通激励计划’试点项目。若表现达标,将获得每台最高800美元的绿色补贴,并列入政府采购推荐名录。”
消息传开,业内哗然。
原本不屑一顾的传统车企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来自东方的“老头乐”品牌。有分析师撰文指出:“星辰模式正在颠覆汽车行业认知??它证明了即使没有品牌溢价,只要产品足够扎实,依然能在全球市场赢得尊重。”
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决策。
早在两年前,当第一个海外订单还只是个模糊意向时,林远山就拍板决定:所有出口车型必须按照发达国家标准设计,哪怕成本高出30%,也要提前布局认证体系。
“我们不能永远活在灰色地带。”他曾对团队说,“如果有一天,全世界都愿意为‘中国制造’买单,我希望星辰是第一个被记住的名字。”
时间回到当下。
杰森的新一期视频上线,标题赫然写着:
《我试遍五款华夏老头乐,最终只推荐这一台》
画面最后定格在夕阳下的大院中,其余四辆车已被挪走,只剩下一抹红色身影静静伫立??正是那台星辰01。
旁白响起:
“它没有夸张的LOGO,没有天花乱坠的广告词,甚至连官网都朴素得像个二十年前的网页。但它经得起考验,扛得住时间。
如果你问我,为什么选它?
因为我相信,真正的好产品,不需要吹嘘自己有多强,只需要默默做到最好。”
评论区很快被刷屏。
一位英国网友写道:“三年前我买了辆印度产电动滑板车,半年就报废了。现在我打算试试星辰,不是因为便宜,而是因为我终于看到一家愿意为品质负责的公司。”
另一位巴西用户回复:“在这里,警察都不拦这种车。但如果谁开着一辆破烂冒烟的老头乐招摇过市,邻居会笑话他穷得只剩虚荣心。星辰不一样,它是体面人的选择。”
而在遥远的东海之滨,星辰工厂的质检车间内,一名年轻女工正仔细擦拭刚下线的车身铭牌。
她动作轻柔,仿佛对待一件艺术品。
铭牌上刻着一行小字:
**星辰汽车?浙江台州生产基地?序列号:ZC0120241008**
阳光透过玻璃洒落,映出金属表面淡淡的光泽。
那一刻,没有人知道,这辆即将漂洋过海的小车,会在某个陌生国度的街头巷尾,载着一个家庭的欢笑,或是撑起一名小商贩的生计。
但它确实做到了一件事??
让世界重新认识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另一种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