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从山寨老头乐,到工业霸主 > 第195章 兄弟你这甚么车(第1页)

第195章 兄弟你这甚么车(第1页)

“哥我开车跟着你还是?”

“说的什么话,这点弯道还能翻车不成?!”

杨力感到好笑。

从提到这车开始,他就发现了。

这个限定版的mini,开起来的感觉和之前那个普通版的。。。

夜色如墨,台州港的灯火却亮得如同白昼。巨型龙门吊在货轮上方缓缓移动,一排排鲜红色的星辰01整齐列队,等待装箱出海。集装箱上印着简洁的白色标识:“ZC-MOTOREXPORT?FORABETTERTOMORROW”。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吹过码头,也吹动了站在岸边的一名中年男子衣角。

林远山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,目光沉静地望着那艘即将启航的巨轮。这已是本月第三批次发往欧洲的整车订单,共计860台,目的地为荷兰鹿特丹港,再由当地合作物流分拨至德国、法国、丹麦和瑞典等国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轻轻点了点头,仿佛在与自己的信念对话。

“林总,CARB那边又来了新消息。”助理小跑着赶来,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英文函件,“他们决定将‘清洁交通激励计划’试点周期从三个月延长至一年,并建议我们提交星辰01的升级版车型参与下一阶段评估??特别是针对低温续航优化和再生制动效率这两个指标。”

林远山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,嘴角微扬:“告诉他们,我们已经在做了。”

事实上,在收到CARB初步邀请的当天,技术中心便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。由首席工程师陈志明牵头,联合宁德时代电池团队、浙江大学电控研究所,围绕磷酸铁锂电芯在零下20℃环境下的放电衰减问题展开联合测试。仅仅两周后,他们就拿出了“极寒守护系统”的原型方案:通过热泵预加热+智能温控算法+低导热材料包覆三重手段,使车辆在-15℃条件下续航保持率提升至标称值的82%以上。

而这套系统的成本,控制在每台增加不到120元人民币。

“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壁垒。”会议室里,陈志明指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说道,“别人拼的是谁更能压成本,我们拼的是谁能在有限预算内做到极限突破。这不是堆料,是精算、是协同、是体系能力。”

没人注意到,角落里的年轻实习生李婷默默记下了这句话。她是去年刚毕业的机械工程硕士,原本有机会去某合资车企做办公室文职,却执意加入这家“卖老头乐”的公司。面试时林远山问她:“你知道外界怎么评价我们吗?”她说:“我知道他们叫你们‘电动三轮车工厂’。但我也知道,你们的产品在TüV检测中拿到了91。7分,比很多正经微型车还高。”

那一刻,林远山笑了。

而现在,她正坐在星辰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决策现场,听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工程师讨论如何让一辆三千美元的车具备跨气候带适应能力。这种感觉,像梦,却又真实得令人战栗。

与此同时,万里之外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,出租车司机卡洛斯正驾驶着他那辆二手“奔驰小G”式老头乐穿行于泥泞巷道之间。这是他在雨季最常见的出行方式??便宜、灵活,但也脆弱。三天前,一场暴雨过后,车子突然无法启动,打开后备箱才发现电池舱积水严重,线路短路烧毁了控制器。

维修花了他整整两天时间和相当于一周收入的钱。

“这破玩意儿连个密封条都没有!”他在修车铺里怒吼,“看起来像豪车,其实连只鸡都不如!”

就在这时,他的乘客递来一张手机截图。“你试试这个,中国人出的那个红色小车,叫……星辰?网上都说它防水做得特别好,而且能跑六十多公里,比我这辆强多了。”

卡洛斯皱眉:“可它长得太普通了,不像有钱人开的。”

“那你到底是想被人看得起,还是想每天准时接到活?”乘客反问。

一句话点醒了他。

几天后,卡洛斯成了阿根廷首批个人用户之一,通过本地电商平台订购了一台星辰01。当他第一次把车开进自家院子时,邻居们纷纷围上来打量。

“这就是那个被美国人吹爆的中国车?”

“看着也不怎么样啊,没LOGO,也没镀铬装饰。”

可当有人好奇地踢了踢轮胎,却发现胎壁厚实坚硬;掀开座椅下方盖板,看到规整布线与独立保险盒时,议论声渐渐变了调。

更让人惊讶的是使用体验。连续跑了五个街区接单,电量仅下降17%;一次突遇暴雨,车身淋透,但他打开座舱底部排水阀,倒出不到半杯水,车内地板依旧干燥;甚至有一次不慎撞上路边石墩,前杠轻微回弹变形,结构毫发无损,安全警示灯自动点亮提醒检查。

“这是我这辈子用过最省心的交通工具。”他在社交平台上写道,配图是一张沾满泥水却依然稳健行驶的照片,“它不炫耀,但它可靠。就像一把好锤子,不需要镶金边。”

类似的故事正在全球各地悄然上演。

在罗马尼亚乡间,一位老年农妇用星辰01拉着牛奶桶往返集市,日均行程40公里,半年未坏;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,一名快递员靠这辆车完成每日120单配送任务,成为区域业绩冠军;而在冰岛雷克雅未克郊外,环保志愿者组织干脆批量采购了20台改装版星辰01,加装太阳能顶棚和保温座舱,用于极地科考站周边物资运输。

这些案例被杰森团队收集整理,制作成第二期深度纪录片《星辰之路》。视频开头,他站在挪威奥斯陆街头,身后是白雪皑皑的峡湾山脉。

“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一台看似简单的电动车,能在短短半年内席卷五大洲?”

镜头切换:芬兰拉普兰的极光下,一辆星辰01静静停靠在木屋旁;肯尼亚内罗毕贫民窟的小路上,孩子们围着刚到货的新车欢呼雀跃;加拿大魁北克的严冬清晨,环卫工人启动车辆,暖风系统迅速驱散车窗霜冻。

“答案不在广告牌上,也不在发布会的灯光里。”杰森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“而在每一次暴雨后的干燥车厢,在每一次碰撞后的完整骨架,在每一个普通人脸上露出安心笑容的瞬间。”

视频末尾,画面回到台州工厂。一条贯穿车间的传送带缓缓前行,每一辆车经过不同工位都会触发传感器记录数据。焊接机器人手臂精准舞动,火花四溅;三坐标测量仪对关键焊点进行毫米级校验;最后一步,整车进入模拟雨淋试验室,高压喷头以每小时120升水量持续冲刷90分钟,结束后内部湿度检测仅为3。8%RH。

一名质检员拿起扫码枪,扫描车身铭牌上的二维码,屏幕上立刻跳出该车完整生产履历:冲压班组A3组、焊接时间2024年10月8日14:27、电池安装责任人王丽娟、终检结果“合格”、出口目的地“智利圣地亚哥”。

“每一台星辰01,都有自己的身份证。”画外音响起,“它不只是商品,更是承诺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