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循声而去,推开锈蚀铁门,只见一名白发老者端坐于残破琴案前,十指鲜血淋漓,仍在拨弦不止。
“你是谁?”她颤抖着问。
老者缓缓抬头,双目虽盲,神情却凛然不可犯:“吾乃苏子瞻门生,姓陈名觉,字明远。元?六年因注《孟子》触怒权相,流放于此。同行七十二人,今唯我独存。”
“你怎么活下来的?”
“靠记忆。”他苦笑,“我把所有读过的书,一字一句刻在脑子里。每日默诵,否则心智早溃。这些人……”他指向四周,“他们不甘心啊。明明说的是真话,却被当成疯子。他们写下的文章,全被烧了。可文字不死,它们藏在浪里,藏在风里,藏在每一个不愿沉默的灵魂深处。”
柳莺儿取出龟甲,置于琴案之上。龟甲感应到某种力量,竟自行裂开一道缝隙,露出内里密密麻麻的小字??全是历代被禁书籍的抄录片段!
“第九井的核心,不是尸骨,是思想。”她恍然大悟,“他们怕的不是杀人,而是有人记住真相。”
就在此刻,海底传来沉重撞击声。整座铁笼剧烈摇晃,吊桥断裂,海水涌入底层牢舱。无数身影自水中升起??皆穿儒衫,手持竹简,面容模糊却气势如虹。
“我们是被抹去的名字。”为首的魂魄开口,声若洪钟,“我们是被焚毁的篇章。今日归来,不为复仇,只为重述历史。”
柳莺儿割破手掌,将血滴于龟甲。刹那间,九百年前的文字破壳而出,在空中凝聚成篇:
>《谏盐铁论疏》??范仲淹未呈之稿
>《论君德阙失十事》??司马光私撰札记
>《民瘼录》??王禹?临终泣书
>……
一篇篇早已湮灭的文献重现人间,随风扩散,化作万千光点,飞向大陆四方。凡接触者,无论识字与否,皆能在梦中听见朗朗诵读声。
第九枚镇魂铃在遥远闽地悄然浮现,铃身刻“锢”字,银丝缠绕第七羽玉牌。白鹰仰天长啸,羽翼展开竟覆盖半幅夜空,其影所及之处,各地私藏禁书之家纷纷自发开柜焚契,将秘文公之于众。
而在凉州断魂坡,耶律琚收到柳莺儿托海鸟带回的一封信,仅八字:
**“井在人心,永不封缄。”**
他仰望苍穹,轻声道:“还有四口井。”
甘兰进问:“接下来去哪儿?”
“去汴京。”他说,“第十井,埋在国子监地基之下。”
“为何是那里?”
“因为那里曾焚烧过三千份科举试卷。”耶律琚眼神幽深,“考生直言朝政弊端,主考官惧祸,尽数销毁,并谎称‘文体不合’。那些青年才俊,有的投江,有的削发,有的终身不得录用。他们的愤怒,从未平息。”
风再次吹起。
白鹰展翅南归,铃音不绝于耳。
它说:
你还欠着债。
你不能假装没听见。
下一井,已在脚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