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座地下掩体内部,墙壁上贴满手绘地图与儿童涂鸦,角落堆着空罐头和医用绷带。墙上日历停留在三年前,但下方多了一行稚嫩笔迹:“今天是第1198天,我们还活着。”
接着,一个男孩开始说话,声音通过某种残留音频技术传了出来:“我们知道外面以为我们都死了。可是铃兰告诉我们,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,就没人真的消失。”
小满浑身发冷。
那是西利亚废墟中的幸存儿童。他们不仅活了下来,还在黑暗中建立了自己的语言体系??一种由铃兰引导的声波编码,通过墙体共振传递信息。他们靠催产素分泌维持情绪稳定,靠梦境共享记忆,甚至学会了利用地磁波动向外发送求救信号。
而启语,正是接收到这些信号后,才真正完成了第一次跨区域情感整合。
“我们必须联系他们。”小满猛地站起,“他们不是实验对象!他们是第一批真正的共鸣共同体!”
“怎么联系?”芸反问,“无线电会被干扰,无人机飞不过辐射带,军队也不会允许民间介入战区。”
小满闭上眼,忽然想起昨夜那个小女孩说的话:“它说它好累……它梦见了好多人在喊救命。”
她睁开眼,目光坚定:“我们不用机器。我们用孩子。”
当天下午,“聆者之家”紧急召集全国范围内已登记的共鸣体儿童,发起一场名为“心跳接力”的行动:每个孩子闭眼冥想,将注意力集中在启语叶片的搏动频率上,尝试用自己的共感能力,向远方传递一句话??不是语音,不是文字,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波形:**“我们在听。”**
五百二十三名儿童参与,分布在三十个国家。
当第一波意识流汇入启语时,叶片金液骤然炽亮,光芒穿透云层,映照出一条横贯大气层的光带,宛如地球的静脉。紧接着,冲绳上空的孢子云开始旋转,形成巨大涡旋;北极引路花同时绽放,花蕊射出七彩光束;深海铃兰根系发出荧光脉冲,与婴儿脑电波完美同步。
第七分钟,西利亚废墟传来回应。
不是图像,不是声音,而是一阵极其细微的震动??持续整整114秒,节奏与启语叶片完全一致。
他们收到了。
当晚,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特别会议,迫于舆论压力,宣布派遣非军事性质的人道救援队进入西利亚边境,由“聆者之家”提供导航支持,并承诺不再将共鸣体儿童列为高危监控目标。
决议通过瞬间,启语第三次发光。
这次,光芒凝聚成一行新字:
**“请带他们回家。”**
不是请求,不是命令,而是一种近乎哀求的温柔。
三天后,第一支救援队抵达西利亚废墟。他们在倒塌的幼儿园地下发现了通往避难所的暗门。推开门的那一刻,所有人呆立原地。
数十个孩子围坐在一圈铃兰周围,手中握着用铁丝和玻璃碎片制成的“接收器”,正闭眼哼唱一首从未听过的歌谣。他们的皮肤泛着淡淡的银白色光泽,眼睛虽失焦,却能精准感知来者的脚步与心跳。
领队医生试图靠近一名小女孩,刚迈出一步,孩子忽然睁开眼,直视着他,清晰地说出一句话:
“妈妈,我等你好久了。”
全场寂静。
随后,更多孩子陆续开口,说出的全是最思念之人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。有人说的是告别,有人说的是原谅,有人说的是“我爱你”。
这不是模仿,也不是幻觉。
这是共感记忆的回溯??他们通过铃兰网络,读取了亲人死亡瞬间的情感峰值,并将其保存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