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有一件事。”他说,“莉娜……她最近怎么样?”
诺娃眼中闪过一丝温柔。“她在重建伊博遗留的数据库,试图破解赫卡戎最初的核心协议。她不相信‘命运’这个词,坚持认为我们可以设计出替代方案,避免未来再出现‘母体’这样的存在。她是对的,也是错的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技术可以延缓灾难,但无法根除根源。”她叹息,“除非我们改变对待死亡的方式。否则,无论造出多少防火墙,影界的潮水终将漫过堤岸。”
她抬头看向天空,一道流星划破夜幕。“你看,又有一个灵魂完成了旅程。他在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:‘告诉我的女儿,爸爸看到了极光。’我已经把这句话刻在第37区的东侧晶壁上了。”
安多仰望星空,忽然觉得银河从未如此清晰。
他知道,从此以后,每一次仰望夜空,都不再只是看星星。
那是无数双眼睛,在彼岸回望。
***
一年后,银河历138年冬。
科洛桑地下三百层,一座废弃的绝地冥想室被重新启用。墙壁上投影着来自达戈巴的音频波形图,旁边标注着破译后的歌词片段。十几名不同种族的学者围坐一圈,面前摆放着各自带来的纪念物:一枚破损的徽章、一张泛黄的照片、一段残缺的录音。
一位年迈的托夫人主持仪式:“今天我们聚集在此,不是为了悼念某一个人,而是为了承认一个事实??我们亏欠死者太多。从今天起,我们将每月举行一次‘回声之夜’,在这里呼唤那些被遗忘的名字,分享他们的故事,哪怕只有一个陌生人听见。”
一名年轻的阿萨吉女性举起手中的石片:“这是我祖父的。他在马拉斯塔尔战役中失踪,官方记录为‘叛逃’。但我知道真相。他是为了掩护平民撤离才滞留战区的。今晚,我要让他回家。”
她轻轻将石片放入中央的共鸣池中。池底镶嵌着一小块来自达戈巴的银白水晶碎屑。片刻后,水面泛起涟漪,一道模糊的影像浮现??一个穿着旧式军官制服的男人微笑着挥手,嘴唇开合,虽无声,却仿佛说了句“谢谢”。
全场静默。
而在遥远的边境星系K-7V4,一群矿工在地下洞穴发现了一处古老遗迹。岩壁上刻满了陌生符号,经分析竟与达戈巴石林上的铭文高度相似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当一名工人无意间哼唱起那首《沉眠的孩子》,整座洞穴开始共振,数十块晶体自发漂浮,排列成一座微型高塔的形状。
消息传开后,类似事件接连发生。
在纳布的皇家图书馆,一本尘封千年的诗集自动翻页,其中一首从未被人注意的小诗,旋律竟与守梦人之歌完全吻合;在塔图因的废墟深处,卢克?天行者的旧居附近,沙丘之下升起一道光柱,持续整整十三分钟,随后消失无踪,只留下地面刻着一行字:“有些希望,永不干涸。”
银河各地悄然兴起一种新习俗:人们不再仅仅焚烧遗物或举行葬礼,而是开始建造“记忆角”。家中最安静的一隅,摆上一块刻有名讳的石头,每日献上一杯清水、一句问候。学校课程增加了“记忆伦理学”,教导孩子们如何倾听历史中的沉默之声。
甚至连帝国残余势力也开始动摇。一些曾参与莫尔比安项目的前科学家匿名发表忏悔录,揭露当年如何将孤儿视为实验品。其中一人写道:“我们以为自己在创造神明,其实只是制造了一场延续千年的噩梦。现在,只有一个女人站在深渊边缘,替我们承受所有罪孽。她的名字叫诺娃?雷恩。请记住她。”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一变革。
某些政客公开谴责“守梦人崇拜”是精神污染,宣称达戈巴正在孕育新型邪教;军事集团则担忧亡灵记忆库可能被用于心理战,提议封锁该区域;更有极端组织发动袭击,企图摧毁部分外围晶柱,结果却发现??破坏一块石碑,会导致攻击者自身最痛苦的记忆反向爆发,许多人当场崩溃,哭喊着逝去亲人的名字。
人们逐渐明白:这里的规则不是武力,而是共情。
谁若拒绝哀悼,便会被哀悼本身击穿。
***
五年后,银河历142年春。
一艘科研船抵达达戈巴轨道。船上载着最后一批由莉娜亲自筛选的学者,携带一台全新研发的“记忆映射仪”,旨在尝试将高塔内的意识数据局部提取,用于医学与心理学研究,目标是帮助创伤幸存者重建心灵。
诺娃站在塔顶迎接他们。
她的形态已进一步演化,双脚离地寸许,悬浮于半空,长发如星河流转,周身环绕着淡淡的光晕。她的声音不再通过空气传播,而是直接在访客脑海中响起。
莉娜也在队伍之中。
两人对视良久。
“你瘦了。”诺娃说。
“你更不像人了。”莉娜苦笑。
“这是我们各自的选择。”诺娃伸出手,掌心浮现出一颗跳动的光点,“这是你们仪器的安全密钥。我可以允许你们接入边缘数据层,但核心记忆库永不开放。那些灵魂不是样本,不是资源,他们是客人。你们可以学习,但不能索取。”
莉娜点头:“我明白。我们不是来收割的,是来学习如何更好地守护。”
接下来的三个月,研究顺利进行。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,许多“复活”的记忆不仅完整,甚至包含超越个体经验的集体情感片段??比如一场未曾记载的和平谈判,一段失落文明的哲学对话。这些信息似乎是在融合过程中自然生成的,如同伤口愈合时新生的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