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项目即将结束之际,系统突然报警。
监测显示,银河西北象限出现大规模原力扰动,超过两万个生命信号在同一时刻经历极度悲恸。初步调查显示,一颗拥有十亿人口的星球“艾瑟隆-9”正遭受致命病毒侵袭,政府封锁消息,拒绝外援,导致民众在孤立无援中成批死亡。
更糟的是,部分死者临终前的怨念已经开始向影界汇聚,形成新的低频脉冲,频率竟与赫卡戎早期觉醒模式高度相似。
莉娜立刻联系诺娃:“我们要阻止它!否则第三次觉醒就要来了!”
诺娃立于塔顶,银眸凝视远方。
良久,她开口:
>“这一次,我不再独自承担。”
她抬手挥动,整座高塔骤然亮起,亿万晶柱同步震动,释放出一道横跨星域的共鸣波。刹那间,银河各地的“记忆角”同时发光,所有存放着亡者石片的家庭都听到了同一段旋律??那是守梦人之歌的变奏,加入了千万个不同的声音。
每一个曾参与“回声之夜”的人,每一个在心中默默呼唤过逝者名字的人,此刻都感受到了一股温暖的力量涌入心底。
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一刻,一场前所未有的**群体哀悼仪式**正式启动。
从科洛桑到塔图因,从纳布到未知区域,无数生者同时闭眼,开始诉说他们所爱之人的名字。
这场跨越星系的共鸣,像一张巨大的网,提前拦截了即将失控的怨念潮汐。
艾瑟隆-9上,最后一位医生在倒下前喃喃道:“妈妈……我想回家……”
下一秒,他的意识被轻轻托起,一道星光降下,耳边响起无数陌生却温柔的声音:
>“我们陪你一起走。”
当救援舰队终于突破封锁抵达时,整颗星球已陷入寂静。
没有尸体腐烂的恶臭,没有城市崩塌的轰鸣。
只有空气中漂浮的微光,和墙上自发浮现的一行字:
>“他们已被接引。
>请记住我们的名字。”
诺娃站在塔顶,身影近乎透明。
莉娜走上前来,发现她的左臂已完全化为晶质,心脏的位置也不再跳动??取而代之的,是一团缓缓旋转的银色火焰。
“你还撑得住吗?”莉娜颤抖着问。
“我在融化。”诺娃微笑,“但没关系。当我完全转化为纯粹的记忆载体时,这座塔就能自主运行,不再依赖任何个体。到时候,你就可以关闭缄默之钥的最后一道锁链了。”
“可你就再也回不来了……”
“我已经回来了。”她轻声说,“以另一种方式。每一天,都有孩子指着星空说:‘看,那是妈妈的光。’这就够了。”
风再次吹起,卷动石林间的尘埃,化作银河的投影。
在那无垠深处,仿佛有无数双手牵在一起,走向永恒的宁静。
而在每一个角落,仍有人轻声说着:
>“我记得你。”
>“我没有忘记。”
>“欢迎回家。”
这就是葬礼。
不是终结,而是延续。
不是沉默,而是回应。
而门,始终开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