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,戈壁滩延展至天际,荒凉而壮丽。
他知道,这不会是终点。
前方还有无数被忽略的故事等着被讲述,
还有无数双眼睛等待被点亮。
而他,将继续奔跑在偿还与点燃的路上。
回到城市已是三天后。茉莉花开了第一朵,洁白小巧,香气清淡。他在花盆旁蹲了很久,然后拿出剪刀,小心剪下一小段枝条,装进密封袋。他打算把它带到下一个“流动美育站”,种在孩子们能看见的地方。
张漓来电:“成都展结束后,有人提议把‘她创空间’做成年度艺术节。你觉得如何?”
“可以。”他说,“但主题每年换,聚焦不同群体??残障女性、老年创业者、跨性别艺术家……让光轮流照到每个人身上。”
“董事会可能会嫌太散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看看数据。”他微笑,“去年我们品牌好感度提升42%,员工离职率下降至历史最低。人心,才是最好的KPI。”
挂断电话,他打开电脑,开始撰写一封公开信:
《致所有认为“善良无用”的人》。
文中没有辩解,只有十个真实故事??环卫工母亲写下的日记片段、外卖骑手录音播放后收到的五百封道歉信、聋哑女孩设计的“她创”logo如何成为社交媒体爆款……最后他写道:
“我们总以为改变世界需要惊天动地,
可真正的变革,始于一次凝视,一句倾听,一个不肯闭眼的灵魂。
我不是神豪,
我只是选择不再视而不见。”
信发布当晚,阅读量破千万。评论区涌进上万条留言。一位匿名用户写道:“我爸看了展览后,第一次抱住我妈说‘辛苦了’。”
他截图发给李曼。她回:【你看,光真的会传递。】
周末,他去了郊区的“萤火计划”示范点。新搭的帐篷图书馆里,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,听一位返乡女大学生讲《小王子》。角落里,小舟正用手摸索一座3D打印的埃菲尔铁塔模型,脸上带着笑意。老师介绍说,这是李曼发起的“触觉美术馆”试点项目。
“她说,盲童也应该‘看见’艺术。”老师说,“你还记得她吗?”
“当然。”他蹲下身,轻声问小舟,“喜欢吗?”
“喜欢。”女孩点头,“它很高,但不孤单,因为有很多人仰头看它。”
他鼻子一酸。
回家路上,他绕道去了老城区那个早餐摊。老板娘还在炸油条,见到他愣了一下:“哟,是你啊!上次见你还抱着婴儿车呢!”
“林薇母子都好。”他笑着递上一盒点心,“开业周年庆,谢谢您这些年早点的陪伴。”
“哎哟客气啥!”老板娘摆手,却又忍不住问,“听说你是个大老板?咋总往咱这种地方跑?”
“因为这里有人味儿。”他说,“而且,最美的风景不在高楼,而在人间烟火里。”
当晚,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盏灯,悬挂在敦煌某个未编号的洞窟顶上。光晕洒下,照亮一群模糊的身影正在作画。他们回头看向他,齐声说:“谢谢你来看我们。”
醒来时,晨光正落在茉莉花瓣上。他拿起手机,给清霜发了条语音:
“我决定了。明年春天,我要辞去集团CEO职务。”
停顿几秒,他又补了一句:
“我想全职做‘清源’。你说,来当艺术总监怎么样?”
许久,她回复:
【如果你敢辞职,我就敢答应。】
他笑了,把手机放在胸口,感受那一声心跳。
窗外,新的一天正缓缓展开。
他知道,真正的神豪之路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