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乌龙山修行笔记 > 第五百五十一章 假碑(第3页)

第五百五十一章 假碑(第3页)

圣上下诏,为太子平反,追谥“明昭”,并在太庙设立灵位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当礼官打开原太子府地窖时,竟发现一面墙被凿空,内置铁盒,盒中保存着一份亲笔遗书:

>“吾若有子,无论男女,无论存亡,请务必告知:

>父亲未曾背叛理想,

>母亲未曾屈服恐惧,

>我们只是……太早相信了光明会降临。”

诏书公布当日,京城万人空巷,百姓自发手持蓝花前往太子墓前祭拜。有人痛哭:“我爹临死前一直念叨‘不该低头’,我一直不懂,现在明白了……他是铁脊营的人!”

另一桩大案,则关乎“云中郡”的覆灭。

据《烬忆集》新增篇章及多位梦中觉醒者的口述拼凑出真相:云中郡并非毁于天灾,而是因掌握了一种能激发人类深层记忆的技术??“忆引术”。该术可通过特定音律、光影与植物配合,唤醒个体前世或祖先记忆。史君阁视其为威胁,联合朝廷以“妖言惑众”为由派兵围剿,屠城三日,尽数抹除痕迹。

唯一幸存者,是一位名叫“柳舟”的少年,他带着母亲遗留的玉佩逃入深山,后来成为第一代忆语草培育者。而这枚玉佩,如今正挂在沈姓女子经营的书棚墙上,标签写着:“捐赠者:未知。附言:请替我问问,蓝花开了吗?”

消息传出,举国震动。

民间掀起“寻根潮”,人们纷纷追溯家族过往,试图找回失落的身份。许多原本互不相识的家庭,因共同梦见同一场景而相认;多个姓氏联合举行“归宗大典”,公开宣读祖先名录;更有学者提出“记忆基因论”,认为某些深刻集体创伤会以生物印记形式遗传,故今人之所以频频“无端记起”,实为血脉觉醒。
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觉醒。

史君阁残余势力悄然集结,藏身于北方幽谷,仍坚持“遗忘即安宁”的信条。他们派出刺客,试图摧毁各地“无名堂”,焚烧《烬忆集》副本。一名刺客潜入中原书院,纵火点燃藏书楼,却不料火焰触及《烬忆集》时,书页竟自行浮空,文字化作金色丝线,在空中织成一幅巨大画卷??展现的是刺客本人童年记忆:他父亲因撰写《边防实录》被处决,行刑前高呼:“史可欺,心不可欺!”

刺客当场崩溃,跪地痛哭,随后自首。

此事传开,再无人敢轻易否定记忆的价值。

一年后的清明,乌龙山迎来前所未有的盛况。

来自九州各地的人们徒步登山,手中不带香烛纸钱,而是携带着写满记忆的蓝纸、刻着名字的木牌、或是亲人遗物。他们在山腰开辟出一片“忆园”,将所有物品埋入土中,种上忆语草。

仪式由沈姓女子主持。她站在高台上,朗声道:

“今天我们不是祭祀死者,而是迎接归来者。

那些被抹去的名字,回来了;

那些被压抑的声音,响起了;

那些被掩盖的真相,站起来了。

我们不做复仇者,因为我们终于明白??

最大的救赎,不是惩罚过去,而是照亮未来。”

话音落下,忆园中央的地脉忽然涌动,蓝光自地下升起,形成一圈圈涟漪状光环,缓缓扩散至整座山脉。乌龙山碑心再次震动,这一次,不再是血滴复苏,而是整块巨石缓缓开启,露出内部空间??

里面并无宝藏,只有一面巨大的镜面岩壁,表面光滑如墨,映不出人影,却浮现出一行行不断更新的文字:

>【壬戌年,赵七安葬书于槐下】

>【永宁三年,铁脊营五千将士含冤而殁】

>【癸卯年春,李芸娘产子,取名承志】

>【今日,张十七外孙前来认亲】

>【今日,陈氏家训重见天日】

>【今日,柳舟后人植蓝花三百株】

这是**活的记忆碑**,自动收录天下新觉醒之事,永不封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