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晚,八人再度齐聚渔船。林婉摊开画纸,众人看着那串数字陷入沉思。
“这像是某种定位信号。”王兴德分析道,“而且精度极高……指向北极圈内一处废弃科研基地。”
“Y计划的起源地。”陆泽喃喃,“原来如此。他们最初就是在那儿进行‘人类潜能优化实验’的。”
“也就是说,”李诗情说,“如果我们摧毁那个源头,整个教育神系的根基就会动摇?”
“不一定非得摧毁。”林婉望着湖面倒映的星辰,“我们可以改写它。”
肖鹤云吹了声口哨:“你是说,把那地方变成我们的广播站?”
“没错。”她点头,“让全世界听到那些被封存的哭声、呐喊、和不甘心。”
计划迅速启动。经过三天准备,一支由八人组成的远征队搭乘私人飞机奔赴极地。途中遭遇强磁场干扰,导航失灵,但他们凭借胸口徽章的微光指引,最终降落在一片冰原之上。
那是一座深埋于冻土中的巨大建筑,外形如同倒置的金字塔。入口处刻着一行字:
>**“完美人类,始于剔除缺陷。”**
他们踏入其中,发现内部结构宛如蜂巢,无数透明舱室内仍保存着沉睡的实验体??全是青少年模样,身上连接着神经接口,脑部数据显示持续低频波动。
“他们在做集体潜意识控制。”王兴德检查终端后脸色铁青,“这些孩子从未真正醒来。他们的梦境被用来训练AI模型,预测‘最优人生路径’。”
“所以所谓的标准答案,”李诗情咬牙,“根本就是从千万个被囚禁的灵魂中榨取出来的?”
“那就让他们醒来。”林婉举起画笔,将蓝色小花插入主控台接口。
刹那间,整座基地震动起来。所有舱室同步开启,孩子们陆续睁眼。他们眼神空洞,却在看到林婉手中的花时,齐齐伸出手,仿佛本能地认出了什么。
与此同时,全球范围内,数百万青少年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梦:
他们走进一间教室,黑板上写着:“你的人生,无需审批。”
醒来后,许多人拿起笔,写下第一封给自己的信。
基地中央,主服务器开始自毁倒计时。但在最后一分钟,林婉上传了《第八颗星》的全部内容??不仅是文字,还包括每一次共情、每一声哭泣、每一个重新站起来的瞬间。
数据洪流冲向卫星网络,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。
三个月后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成立“多元成长联盟”,倡导全球教育改革。多个国家陆续关闭标准化考试制度,推行个性化发展路径。
而在中国,一所名为“第八星学校”的新型学府悄然建立。没有排名,没有惩罚,只有对话与创造。入学第一天,校长林婉对学生说:
“你们不必成为任何人期待的样子。
你们只需要,成为你们自己。”
那天傍晚,夕阳洒满校园。一群孩子坐在草地上,围着篝火讲故事。有人说起梦想是当厨师,有人想环游世界,还有一个小女孩轻声说:“我想每天都能安心地哭。”
没有人笑话她。
远处山坡上,陆泽望着这一切,对身旁的肖鹤云说:“我们赢了吗?”
“不知道。”肖鹤云点燃一支烟,“但至少,现在有人敢问这个问题了。”
夜幕降临,星空璀璨。第八颗星格外明亮,仿佛在回应人间的每一次心跳。
而在那扇永远敞开的木门前,穿校服的女孩转身对屋内的伙伴们说:
“轮到你们了。”
笑声渐起,游戏继续。
火种不灭,
花园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