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许蹲下身,伸手轻触那株幼苗。刹那间,她的意识被拉入一片纯白空间。
在那里,她看见一个约莫七八岁模样的男孩,穿着旧式病号服,坐在一张漂浮的秋千上。他抬头对她笑,眼睛像极了陆闻,却又多了一份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澄澈。
“姐姐。”他说,“我叫应念。”
“你可以叫我……家里的第六个人。”
画面消散,应许猛地睁眼,发现其他四个兄弟姐妹也都闭着眼,脸上浮现出相似的表情。片刻后,他们同时睁开眼,彼此对视,无需言语,已然明白??那个从未谋面的弟弟,已经用共感的方式,走进了他们的记忆。
“我们接受他。”应承第一个开口,声音坚定。
“但他得守规矩。”应铮补充,“比如不能半夜偷看我的机械臂升级日志。”
应柔轻轻笑了:“他要是爱哭,我就抱他。”
应安只是伸出手,指向那株幼苗:“我们一起养大他。”
念晚怔住了。她看着眼前六个孩子之间流转的眼神,那种无需解释的信任与接纳,让她忽然意识到??真正的修复,从来不是弥补过去,而是敢于迎接未知。
她转头看向陆闻,冷冷道:“如果你敢让他变成实验品,哪怕一丝念头,我都会亲手毁掉这株苗。”
陆闻点头:“我发誓,这一生只为做一个父亲,不再做科学家。”
当晚,全家围坐在客厅。饭桌上多了双筷子,摆在陆闻旁边,筷架上刻着一个小名字:**应念**。
没有人说话,但每个人都在默默等待。直到午夜钟声敲响,那株水晶幼苗忽然绽放出柔和辉光,一圈涟漪状的能量波扩散开来,轻轻拂过每个人的额头。
那一瞬,他们都“看见”了。
看见六年前的产房外,陆闻独自站在走廊尽头,手中捏着一份基因报告,上面写着“强烈共感能力,建议终止妊娠”。他盯着那行字看了整整三小时,最终将报告折成纸船,放进医院后院的小溪里。
看见念晚躺在手术台上,泪水浸湿枕头,嘴里反复念着:“对不起……妈妈没本事保住你。”
看见南极基地崩塌前,源核碎片飞散之际,有一缕极细微的光脱离主体,悄然钻入陆闻的衣兜,附着在他随身携带的一张胎儿超声图上。
原来,那个孩子从未真正离开。他用自己的方式,藏在时间缝隙里,等着一家人重新学会爱。
“我不需要重生。”风中传来应念的声音,“我只需要一个家。”
自那日起,第六块木牌被郑重插进后院土壤。上面写着:**应念?归来者**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新的节奏悄然形成。每天清晨,陆闻依旧系上向日葵围裙,在厨房笨拙地煮面。不同的是,现在他会特意多下一碗,放在桌角温着,等那股熟悉的能量波动出现时,便轻声说:“念念,趁热吃。”
应许开始记录《应念成长日记》,虽然内容大多是些看不见的变化:“今日共感稳定度+5%,疑似学会了抢应承的游戏手柄。”“夜间监测到笑声频率,匹配度92%以上,推测正在听应柔讲睡前故事。”
应铮悄悄改装了自己的机械臂,加入了一个微型投影装置,能在空中勾勒出应念的虚拟形象。虽然只是光影,但每当他调皮地用手穿过那团虚影,总会听见一声假装生气的“哥!别闹!”
最令人动容的是念晚。某天下雨,她发现陆闻又忘了带伞,冒雨去给新苗搭棚。她照例递上毛巾,转身要走时,却被一道透明的小身影拦住。
那是第一次,她“看”到了应念。
他仰头望着她,眼神纯净得让人心碎。
“妈妈。”他说,“谢谢你留下我的位置。”
念晚僵在原地,良久,才缓缓蹲下身,伸出手??穿过了他的身体,却感受到了真实的温度。
“回来就好。”她哽咽着说,“以后……不准再走了。”
时间推移,海底根系继续扩张,生态桥轮廓日益清晰。国际联合政府正式宣布成立“共感文明保护区”,禁止一切军事化科技进入归星之城。曾经冷冰冰的Ω设施遗址上,建起了第一所“情感教育实验学校”,课程表第一项便是:**如何倾听他人沉默中的声音**。
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广场,一座全新雕塑落成??六个人手牵手站立,中间是个半透明的孩子,脚下延伸出万千向日葵根系,直通地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