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华娱,不放纵能叫影帝吗? > 第649章 接踵而至(第2页)

第649章 接踵而至(第2页)

-“饮用发酵牦牛奶能净化体内浊气”(益生菌分解09B启动子);

-“雷雨夜不宜入眠,宜静坐观心”(借助自然电磁脉冲抑制基因表达)。

每一句都披着民俗外衣,内核却是尖端科学。这份手册将通过朝圣者、商人、流动医生的手抄本形式,悄然流入青海、四川、甘肃等地的偏远社区。

同时,她联系名单上的第三个人??云南某农业大学退休教授陈默。此人曾是国内最早研究土壤微生物与人类肠道菌群关联的学者,六年前因发表一篇《工业化食品正在抹除民族情感韧性》的论文被解职。他在回信中只写了五个字:“我在等你信号。”

她发去了一个坐标,以及一句暗语:“春分已至,种子还在。”

十天后,陈默传来消息:他已经组织起一支由乡村教师、中医、农技员组成的“地下科普网”,在二十多个县推广“抗抑郁饮食方案”,核心食材正是老酸菜、粗制酱油、自然发酵酒曲。更有甚者,一些地方开始恢复停办多年的“哭丧仪式”、“骂社火”等宣泄型民俗活动,官方虽有干预,但群众基础深厚,难以彻底禁止。

“情绪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。”陈默在语音里说,“他们可以封锁网络,但封不住一个人嚎啕大哭的权利。”

时宁听着录音,眼眶发热。

原来抵抗从来不在聚光灯下,而在灶台边,在田埂上,在母亲哄孩子入睡时哼唱的那首带着怨恨的摇篮曲里。

然而,风暴终究降临。

四月中旬,一则新闻突然席卷全网:《境外反华势力利用“伪科学”煽动边疆民众抵制现代医学》。报道配图赫然是那份藏医养生指南的手抄本照片,标题被改为《蛊惑人心的“毒经”》。紧接着,公安部宣布破获一起“跨国生物恐怖主义案件”,称有“潜逃海外的女导演”勾结境外组织,意图在我国西部散布“基因破坏病毒”,引发社会动荡。

通缉令发布了。

照片是她三年前在戛纳电影节的公开影像,却被AI深度伪造技术处理,加上了手持注射器、向水源投毒的合成画面。社交媒体上瞬间掀起声讨浪潮,数千万网友转发#严惩文化汉奸#话题,评论区充斥着“早就觉得她拍的东西不正常”“艺术家不该干政”“支持政府果断出手”等言论。

更可怕的是,连部分曾经支持她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切割。一位知名影评人在直播中痛心疾首:“我们曾把她当作启蒙者,但现在看,她更像是被极端思想洗脑的狂热分子。艺术不应成为颠覆国家的工具!”

时宁看着这些言论,手指冰凉。

这不是简单的污名化,而是**认知重构**??蜂巢协议正在重塑公众对她的记忆。她不再是“勇敢揭露真相的导演”,而是一个“被境外操控的精神病人”。甚至连她过去的电影都被重新解读:《尘归》第八集被剪辑成“宣扬暴力复仇的极端作品”,原本催人泪下的悲悯镜头,配上新解说词后竟成了“煽动阶级仇恨的证据”。

赵小芸打来卫星电话时,声音颤抖:“他们开始清查心理测评档案了。昨天有个志愿者的孩子被带走,说是‘接受心理健康评估’。”

“你还安全吗?”时宁问。

“暂时。但我怀疑学校已被监控。今天早上,一辆没有标识的车停在校门外两个小时,车上的人一直在拍照。”

“走。”时宁几乎是命令式地说,“立刻转移,去怒江那边的傈僳族村寨,那里有接应的人。”

“我不走。”赵小芸却平静下来,“如果我现在跑了,全村人都会被怀疑。他们会挨个审问孩子,逼他们说出‘老师教了什么’。我不想让他们经历恐惧。”

“那你打算怎么办?”

“继续上课。”她说,“明天我要教孩子们唱一首新歌。歌词是我昨晚写的,叫《雷不会说谎》。”

电话挂断后,时宁坐在帐篷里整整一夜。

她终于明白,这场战争的本质,不是真相与谎言的对决,而是**记忆与遗忘的拉锯**。他们要的不只是消灭她这个人,更是抹除她所代表的那种“能愤怒、敢怀疑、愿反抗”的人格类型。

而唯一能对抗这种抹除的,是让每一个普通人,都成为活的记忆载体。

第二天清晨,她做出决定。

她要拍一部新的电影??不是给电影院看的,而是给山野、村庄、篝火晚会准备的。一部无需放映机、甚至无需电力的“口述电影”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