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> 第684章权与潜规则(第2页)

第684章权与潜规则(第2页)

第二天十点整,直播开启。

陈着穿着工装夹克走上台,身后站着二十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学员代表。他们中有农民工、退役士兵、单亲妈妈、残疾青年,统一穿着印有“柚米”标志的蓝色制服。

“我知道最近有很多攻击。”他直视镜头,“说我沽名钓誉,说我想当教父,说我煽动阶级对立。我不否认我有野心??我的野心,是让每个愿意努力的人都有机会抬头走路。”

台下掌声雷动。

“现在,请让我介绍几位朋友。”他侧身让出位置。

第一位走上来的,是龙小雨。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,手里捧着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。“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台设备。”她声音轻但清晰,“以前我只能用手机模拟器写代码。现在,我和同学做了个App,帮村里老人查医保报销流程。已经有三千多人用了。”

第二位是甘肃天水的马强,聋哑人,靠读唇语学会PLC编程。他在手语翻译协助下展示了自己的作品:一套自动灌溉控制系统,已在家乡三个贫困村投入使用。

第三位是贵州毕节的吴秀英,四十二岁,四个孩子的母亲。她曾在电子厂打工十年,去年通过夜间在线课程考取工业设计师资格证,如今负责一款助农包装设计项目。“我不是天才,但我肯学。”她说,“只要给我时间,我也能发光。”

全场静默,继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
陈着重新走到台前:“这些人,就是你们口中的‘特权受益者’?他们抢了谁的机会?又伤害了哪个群体的利益?”

他语气陡然加重:“我们从来不主张取消高考,也不要求技能证书直接换算分数。我们只是呼吁,在评价一个年轻人未来潜力时,能不能多看一眼他做过的事,而不是只看他考了多少分?”

“如果你觉得读书改变命运很公平,那请告诉我,为什么同一个分数,城市孩子有补习班、有外教、有研学营,而农村孩子只能对着模糊的网课视频抄笔记?”

“如果你认为技能不该影响升学,请问那些在实训车间熬过无数夜晚的技术尖子,就活该被贴上‘差生’标签吗?”

直播间弹幕开始变化。起初满屏“演戏”“作秀”,渐渐变成“泪目”“这才是中国青年的样子”“突然觉得自己好狭隘”。

发布会结束两小时后,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长文:《请给努力者一个机会》。文中写道:“当我们在维护所谓‘公平’时,是否也在无形中筑起了新的高墙?真正的公平,不是所有人都走同一条路,而是每条路上都有光。”

舆情再次逆转。

三天后,教育部发布补充说明: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作为统一加分项,但在高校综合评价招生、高职单招中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,并承诺建立全国统一认证平台,杜绝造假可能。

与此同时,财政部宣布设立“数字技能振兴基金”,首期拨款二十亿元,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区域性培训枢纽。溯回科技被列入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名单,但须接受第三方审计机构全程监督。

压力并未完全解除。

六月末,黄德坤亲自来电:“省纪委接到举报,称你在东莞项目中涉嫌围标串标,操纵招投标流程。虽然初步核查不属实,但影响恶劣。组织希望你能主动辞去部分社会职务,暂避风头。”

陈着明白,这是警告,也是保护。

他随即宣布辞去“百万新工匠”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席职务,但仍保留技术顾问身份。同时启动内部合规升级,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进行全面审计。

但他并未放缓脚步。

七月流火,他带队深入川西高原,在海拔三千米的甘孜州建立首个“高原技能驿站”。这里不通光纤,电力不稳定,但他们用太阳能供电+低轨卫星联网的方式,实现了远程教学实时互动。第一批六十名藏族青年报名学习光伏运维与生态旅游管理。

一名十七岁的牧民少年对记者说:“以前我觉得这辈子就是放牛、转山、磕长头。现在我知道,我还能修电站,能让家里用上稳定电。”

这句话被做成海报,贴在全国三百个合作培训点的墙上。

八月中旬,一份名为《关于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发展体系的若干建议》的内部报告经国务院批转至多个部委。其中七项核心举措源自陈着此前提交的材料,包括建立个人技能账户、推行“学分银行”制度、推动企业办学享受与公办同等税收待遇等。

苗晓教授看到文件后发来短信:“你做到了。不是靠权力,不是靠关系,而是用事实说服了体制。”

陈着回复:“不是我做到了,是我们做到了。”

那天晚上,他独自驾车回到老家县城。祠堂前的老槐树还在,树下坐着几个玩手机的孩子。他走过去,掏出手机打开“柚米学堂”APP,递给其中一个男孩:“要不要试试学编程?免费的。”

男孩抬头看他,眼睛亮了一下,又怯生生地摇头:“我成绩不好,老师说我不适合。”

陈着蹲下来,平视着他:“你知道张伟吗?他初中毕业,现在月入一万二。李芳阿姨三十六岁才开始学电工,现在管着三十多人的团队。这个世界很大,考试只是其中一道门。只要你愿意走,总会找到属于你的路。”

男孩接过手机,指尖迟疑地滑动屏幕。

远处,夕阳沉入山脊,余晖洒在新建的职业技术学校楼顶。那里即将挂牌成立“柚米数字技能学院分校”,首批招生五百人,定向输送至大湾区智能制造企业。

陈着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。

他知道,这场战争远未结束。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退场,舆论浪潮随时可能倒戈,政策执行也会遭遇层层阻滞。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因为他的努力而抬起头来,这条路,就值得走下去。

夜色渐浓,星河璀璨。

而在无数个角落,有十万双手正握紧梯子,奋力向上攀爬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