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国潮1980 >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不服不行(第1页)

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不服不行(第1页)

还别看厨师长老周如此沮丧,自暴自弃。

其实作为餐厅的现任管理者,面对如此冷清的餐厅,郭氏集团的代理人吴运杰才是最郁闷,最难过的那个人。

最近这多半年来,自从日本股市和房市齐崩,日本经济层面。。。

晨光未彻底铺展,空气中仍浮动着夜露的微凉。“承志园”的石板路上已有脚步声轻响,是吴小川早早从贵州赶来的身影。他背着一个旧帆布包,脚上那双解放鞋沾满红土,裤腿卷到膝盖,露出结实的小腿。昨夜航班延误,他在机场长椅上睡了三个小时,醒来第一件事却是翻出那本手抄《唐诗三百首》,逐字默诵了一遍。

“你这人,比闹钟还准。”赵振国端着一碗热粥从厨房出来,看见他站在荷塘边的身影,笑着摇头,“才下飞机就往这儿跑,不怕累?”

吴小川咧嘴一笑:“怕啥,月亮坪的孩子们每天五点半起床背书,我这点路算什么。”说着从包里掏出一沓纸,“这是村里新一期‘露天读书会’的记录,还有几个娃写的读后感,我想请米老师看看,能不能编进下一期《晨读简报》。”

赵振国接过纸张,指尖触到上面铅笔勾画的批注,有些字迹稚嫩歪斜,却一笔一划极为认真。一张纸上写着:“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萤火虫,飞过山岗,每到一处,就点亮一盏灯。”旁边画了个圆圈,里面点着个小点,像极了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星。

“这些孩子……”赵振国声音低了下来,“他们真信这个能改变命运。”

“不是‘能’,是‘已经在变’。”吴小川语气坚定,“上个月县里统考,我们村小语文平均分涨了十二分。校长说,以前连拼音都读不准的孩子,现在能背整首《将进酒》了。”

话音刚落,米晓卉披着薄外套走出书房,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文件。“小川来了?”她目光落在那叠作业纸上,眼神柔和下来,“这孩子写得好啊??萤火虽微,愿为其芒。”

她转身走进办公室,不多时取出一枚铜制灯牌,递给吴小川:“第三期‘文化火种员’名单刚批下来,你入选了。编号0317,誓言栏我替你写了句:‘我要让山里的风,也带着书声走。’”

吴小川怔住,手指微微发抖,半晌才接过去,低头看着那行刻得工整的小字,喉头滚动了一下:“谢谢……我真的,可以吗?”

“你不只是可以,”米晓卉望着他,“你是已经做到了。别忘了,第一个把晨读带到晒谷场的人,是你。”

此时陈知微匆匆赶来,手里拎着一台便携投影仪。“刚接到新疆那边的消息,阿依古丽她们完成了《千字文》全套刺绣,今天要在和田一小做首次展示诵读仪式。咱们答应过要直播连线的。”

米晓卉点头:“安排吧,在主厅设点,顺便也让新来的志愿者看看什么叫‘针线里的文明’。”

上午九点整,崇文书院大殿内座无虚席。五十名新晋火种员围坐一圈,墙上投影缓缓切换画面:黄沙尽头,一座清真寺旁的平房前,十多名维吾尔族妇女身着艾德莱斯绸裙,手中各执一幅彩帕,整齐排列。阿依古丽站于中央,举起第一块绣品??“天地玄黄”,金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
“今天我们不念,我们‘看’。”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入北京,“每一个字,都是祖辈传下的根。孩子们,请用眼睛记住它。”

话毕,她轻轻展开绣帕,身后二十名小学生齐步上前,每人手持一块对应诗句的绣片,依次拼接成一面长达十米的文化墙。当最后一块“辰宿列张”归位时,全场掌声雷动。

而就在这一刻,远在广西大化的蓝秀兰正带领学生们进行每日一次的“无声晨读”。教室里没有朗读声,只有节奏分明的手拍与脚踏。她将李白《静夜思》编为八拍手势舞:双手合十举过头顶为“床前”,掌心向下平移为“明月光”,指尖轻触胸口是“思故乡”。

摄像机静静记录下这一切。一名小男孩动作稍慢,脸上露出羞怯。蓝秀兰蹲下身,握住他的手,重新示范一遍,然后在他掌心写下两个字??“不怕”。

课后,她打开手机,看到直播回放链接已上传至“晨读联盟”平台。她点开评论区,一条留言让她久久凝视:“姐姐,我是甘肃听障学校的老师,看了你的视频,我们明天就开始学手势诗词。原来沉默也能开花。”

她笑了,眼角泛起细纹,随即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:全班孩子手拉手围成圆圈,每人手中托着一盏纸灯笼,灯光映在他们清澈的眼中,宛如星河倒悬。

同一时间,江西婺源。

敬爱堂修缮工程进入最后阶段。吴阿公拄拐巡视梁柱,咳嗽声比往日更重,但他坚持不肯住院。“差一口气的事都不能交给别人。”他对徒弟说,“这屋脊要是歪了一分,百年后的人怎么看我们?”

午后果然天降暴雨,施工被迫暂停。雨水顺着瓦缝滴落,在青砖地上汇成细流。一位年轻志愿者忽然惊呼:“东厢屋顶漏了!正好砸在新补的雕花窗棂上!”

众人赶去查看,只见雨水冲刷之下,那块嵌入老木匠师父遗木的位置竟毫无渗漏迹象。吴阿公闻讯赶来,伸手摸了摸接口处,喃喃道:“好木有魂,遇水更紧。师父教的‘活榫’,果然经得起风雨。”

当晚,老人独自坐在廊下,借着油灯翻阅一本泛黄的手稿??那是他六十年前随师学艺时记下的口诀集。一页页翻过,全是密密麻麻的图解与心得。他在最后一页写下几行字:

“吾年九十有二,力衰目昏,唯心尚热。

今见青年愿承此业,如见薪火相传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