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我爹是崇祯?那我只好造反了 > 第四百五十三章 崇祯 老子抢儿子的功劳也很正常吧(第1页)

第四百五十三章 崇祯 老子抢儿子的功劳也很正常吧(第1页)

而薛国观听到这话之后,心中顿时了然。

他知道应该是朱慈?将他要告老还乡的消息禀报了崇祯,然后崇祯这才赏赐了这么多东西。

而崇祯此举非为挽留,而是借此表达一种愧疚和慰勉之意。

毕竟之前。。。

沈昭话音落下,院中静得连一片叶子落地都能听见。孩子们围坐在她脚边,有的托腮凝思,有的低头摆弄泥巴捏的小人,仿佛要把这番话揉进泥土里,塑成未来的模样。阳光斜照在向日葵金黄的花盘上,随风轻轻摇曳,像是无声地点头。

她起身端来一盆清水,教孩子们洗手。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:“那要是有人又想当皇帝呢?”

沈昭蹲下身,与她平视,目光温和却不容回避:“那就问他??你凭什么?凭祖宗?祖宗也会错。凭武力?刀剑压不住人心。凭天命?天从不说话,说话的是人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嘴,都可以问,都可以答。”

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又笑了:“我长大要当学堂先生,讲这个道理!”

众人哄笑起来,院子里顿时充满了稚嫩的喧闹声。沈昭也笑,眼角细纹如春水微澜。她望着这些无忧无虑的脸庞,心中却悄然浮起一丝隐忧。

风是变了方向,可根还在土里。

当晚,柳含烟再度造访,这次没有佩剑,只披了件灰布斗篷,像个寻常走亲戚的老妇。她在门口拍去鞋上的泥,接过沈昭递来的热茶,低声道:“秦岭那边的镜阵塌了。”

“哦?”沈昭正缝补一件旧衣,针线在布间穿梭,动作轻缓。

“不是自然坍塌。”柳含烟抿了一口茶,“是被人从内部毁掉的。守夜人前日潜入时,发现中央泥像已碎,四壁铜镜尽数裂开,裂缝走势竟与《九幽换命诀》中断脉图完全吻合。更奇怪的是,地面留有一行湿痕,像是血写的字,却被雨水冲淡了,只能辨出一个‘债’字。”

沈昭的手顿了顿。

“你还记得那句‘归来非为掌权,只为还债’吗?”柳含烟盯着她,“现在看来,不是她在追债,而是有人替她还债。有个看不见的人,在继续她的仪式。”

屋内烛火忽闪了一下。

沈昭缓缓放下针线,抬眼望向窗外。夜色沉沉,巷口灯笼昏黄,一只野猫悄无声息地跃过墙头。她忽然问道:“你说,玉真子当年为何执着于‘影龙转生’?”

“因为她不信人能自治。”柳含烟答得干脆,“她认为秩序必须由一个至高意志维系,哪怕那意志是虚假的、扭曲的、甚至是死人的执念。只要有人跪拜,世界就不会崩塌。”

“可她错了。”沈昭轻声道,“人不是靠信仰活着,是靠希望。信仰可以被操控,希望却只能自己点燃。”

“问题是……”柳含烟苦笑,“有些人宁愿抱着腐烂的信仰取暖,也不敢伸手去摸那簇火苗。他们怕烧着自己。”

两人沉默良久。

次日清晨,沈昭照例去菜市买豆腐。摊主是个胖乎乎的中年妇人,见她来了便笑着招呼:“沈娘子,今早特地给你留了一块嫩的!”说着递过一方白布包好的豆腐,还冒着热气。

沈昭道谢接过,转身欲走,忽听身后传来争执声。

“我说了我没偷!这是我家娃昨儿剩的饼!”一个老汉嘶哑着嗓子喊道,手里攥着半块焦黑的麦饼,脸上青紫一块,显然是挨了打。

旁边几个闲汉冷笑:“抓都抓现行了,还嘴硬!守夜人说了,凡携带有‘红衣印记’食物者,一律拘审??你这饼边上绣的红线,不是明摆着嘛!”

人群渐渐围拢,议论纷纷。有人附和说该送官,也有人小声嘀咕:“不至于吧,就一块饼……”

沈昭皱眉走近,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那块饼。边缘确实用极细的红丝线缝了一圈,手法精致,绝非民间粗妇所为。她伸手轻轻一扯,红线竟未断,反而牵动整块面皮微微颤动??这不是缝上去的,是用某种特殊面粉混染后绘成,遇潮则显,干燥即隐。

她心头一凛。

这种工艺,只有工学院最机密的“墨蚕丝”项目才能实现。那是用于制造隐形密信的材料,严禁外流。

“大爷,您这饼哪儿来的?”她低声问。

老汉喘着气,眼中含泪:“昨晚放在我家门口的……我还以为是哪家好心人施舍……我孙子病着,饿得直哭啊……”

沈昭站起身,环顾四周。人群中,有几张面孔格外冷静,不像看热闹,倒像在观察反应。她不动声色,掏出几枚铜钱塞给摊主:“今日豆腐算我请街坊的。”然后高声道:“大家别慌,不过是误会一场。这位老人家清白得很,我愿作保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