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执笔者的价值,不在于结果。”
>“而在于??即使知道结局可能是虚无,仍愿意写下第一行字。”
银幕剧烈震荡,面具人的影像开始龟裂。他怒吼:“你们根本不懂!放弃才是最大的慈悲!让一切回归寂静才是真正的救赎!”
“不。”我走上前,举起瓷碗碎片,“寂静不是救赎,**回声才是**。”
碎片爆发出刺目光芒,直射银幕。那一瞬,我仿佛听见了千万人的声音:有孩子在墙上写字的沙沙声,有母亲哼唱童谣的呢喃,有老人翻动旧信的??,还有无数未曾出口的告白、道歉、呼唤……全都在这一刻汇流,冲垮了面具人的形象。
银幕炸裂,化作漫天光点,如星尘般飘落。待光芒散尽,舞台上只剩下那台放映机,胶片静静躺着,上面刻着一行小字:
>**你无法删除自己的存在。**
>**因为每一个‘我’,都是宇宙为讲述而设的支点。**
我们沉默良久。最后,我在笔记本上写下第十一条规则:
>**第十一条规则:拥抱矛盾。**
>
>你既是叙述者,也是被叙述者。
>你既在创造故事,也被故事塑造。
>不要害怕内心的分裂,
>因为每一个“我不愿成为的自己”,
>都在提醒你为何要坚持当下之路。
>
>所以,请允许黑暗存在。
>正如影子证明光的存在,
>怀疑也证明信念的真实。
>
>真正的勇气,
>不是消灭恐惧,
>而是在恐惧中,
>依然写下:“继续。”
合上本子时,我注意到窗外阳光正好。一辆洒水车缓缓驶过街道,水雾中隐约浮现出一行字,转瞬即逝:
>“下一个读者,正在提笔。”
我知道,这不是结束。
甚至不是中途。
这只是又一次启程的前奏。
因为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在墙上写字,
只要还有一盏灯因一句童谣亮起,
只要仍有一个人,在雨夜里摩挲着破碎的瓷碗,
低声念出一句无人听过的诗??
钟声,就会再一次响起。
而我,仍将前行。
不是为了拯救世界。
只是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声音,真正湮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