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> 5060(第22页)

5060(第22页)

其实她们有的人过得还不错,也有比阿余还不如的。但是当八王爷派的人找上门,听说可以和昔日的姐妹们住单独的院落,她们都很乐意。带上孩子的话……勉强也行。再带上丈夫或者一大家子呢?那就没辙了。

于是,十八人只剩下他们仨。

妙悟讷讷地重复了一遍:“有了……孩子?”

苏轼更是微张了嘴,理解不能。

他们一个五岁,一个七岁。平时没人跟这个年岁的孩子提过男婚女嫁那点儿事。

现在听三娘一说,都懵得很。按理说,有了孩子明明是好事啊,怎么听起来像是被困住似的呢。

三娘点头道:“是啊。”

她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肚子。

幸好,幸好她没有怀上那个无赖的孩子。若不然就凭那个人的为人,迟早得把他们的孩子卖掉!那时候,那孩子就和她娘一样惨了,竟然连自己的来路都不知道。

妙悟一秒就做了决定:“那我不要生孩子。”

苏轼刚要张口,想起自己是男子,不能生:“那我……不要我阿姊生了。”

两人对视一眼,像是达成了某种共识。

他们又问了许多三娘和阿余许多事。这两个人自北向南而来,又多年生活在民间。眼里的风景都是他们没见过的,无论说什么都能让他们惊叹连连。他们的反应又勾起了两人的谈兴,说得更多了。

水车、绣房、勾栏……

但是最后,阿余的话却让他们沉默了。

她和三娘之间,她是话少的那个。三娘初时有些怕人但是并不害怕小孩子。妙悟和苏轼问什么,她都会回答,有时候还会自己说一些别的事。但阿余则不同,她的眼神更直一点,被问到了也只会愣愣地回答几个字。

但她却主动开口了:

“两位小贵人,能找个活给我和三娘做么?”

妙悟和苏轼都呆住了。

扶苏的舆图画得正酣——阿菩说起她见过的山川河流没有一点滞涩。要么她是测绘地图的天才,要么就是那些记忆已经被她重温过无数遍,才会璀璨如新。她几笔就说出了自己去过的十六州的分布。

没去过的那些,扶苏替她补上了。

这解决了扶苏的一个大难题。中国地图分布他是背得的,地理课上已经不能再熟悉。可是既然生在北宋,他怎么光明正大地知道幽云十六州怎么分布呢?

那是他爷爷、太爷爷、太伯爷爷去都没去过的地方。

多智近妖,也不是这个近妖法吧?

阿菩的出现,让他画得开心不已。甚至她偶尔的几处错漏扶苏也悄悄弥补了。他可以保证,自己手上的这一幅绝对比官家珍藏的版本还要详细——那可是上一世无数次描画省界线的成果。

结果,当扶苏在勾勒渤海附近的半岛形状时,妙悟和苏轼出现了。

“肃儿赵小郎,快来帮我们参谋一下,三娘和阿余,她们能做什么?”

“做什么?”

扶苏懵了懵:“三娘她,不是在绣花么?”

“可她最近看东西模糊了。绣得也不甚精细,绣品经常被绣坊压价。”

扶苏默然。

上一次他就有所预料,在暗处绣花极为伤眼睛。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。

“唉……”

苏轼也想叹气了:“阿余的手粗,会钩破针线,做不了绣花的生意。她在乡间做的是卖力气的活。但在汴京大家都觉得她是女子,没什么力气。住在相国寺也没办法常年侍候在主人家里。”

“赵小郎,你有什么办法吗?”——

作者有话说:鸿胪寺的棉花:听说有人瞌睡了?等着,我这就把自己做成枕头![墨镜]

第59章第59章坤宁宫发出警告……

按理说,给人找生计这件事,本不该让一个三岁小孩来操心的。求八王爷、求官府都比扶苏合理。

可是谁让扶苏表现得太靠谱了呢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