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皖东人家 > 第二百七十二章 申诉(第2页)

第二百七十二章 申诉(第2页)

“帮我调取1979年12月全球异常声事件记录。”他说,“特别是东亚地区。”

三天后,数据回来了。触目惊心。

除了青石站的静默事件,当月全球至少发生十三起同类案例:

-西伯利亚某科研站,六名语言学家在研究原始突厥语时集体失语,实验室录音带全部空白;

-巴西亚马孙雨林深处,一支土著部落整族陷入沉默,三天后所有人背诵同一段无人能解的祷词,随后倒地身亡;

-日本京都一座古寺钟楼,在除夕夜自行鸣响四十九次,每次间隔精确至0。618秒(斐波那契比例),监控显示无人触碰钟索;

-最令人不安的是,美国国家安全局(NSA)内部文件片段泄露显示,当年十二月曾启动代号“静音协议”的紧急预案,内容涉及“防止跨文化声共振引发认知级联崩溃”。

所有事件的时间节点,都指向同一个坐标??青石站。

“他们在掩盖。”小陈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,带着南美高原特有的干涩,“不止是中国。全世界都在害怕某种‘声音的觉醒’。”

林远盯着地图上那个红点,久久不语。

他知道,自己不能再等了。

清明前夕,他召集沟泉村村民开会。三百二十一户人家悉数到场,连常年卧床的老人都由子孙背着来了。会议在祖祠前举行,没有麦克风,没有投影仪,只有火塘边一只老陶罐盛着清水,映着众人面孔。

“我要去一趟青石站。”林远说,“不是探险,是归还。”

底下一片寂静。

“那地方早就塌了。”一位老人开口,“山压下来,连坟都不好立。”

“可声音还在。”林远从怀里取出那枚七环徽章,贴在陶罐水面,“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他们说过什么,那儿就不是废墟。”

没人反对。第二天清晨,村民自发组织了一支护送队。他们不用现代工具,只带锄头、绳索、竹筐,像五十年前修梯田那样徒步进山。念禾也来了,背着她的陶罐引声膏,阿秀抱着一套自制水滴录音装置??用玻璃瓶、铜管和羊肠线组装而成,能捕捉极细微的液体振动。

山路难行,暴雨连绵。第五天夜里,队伍被困在一处山洞。雨水顺着岩缝滴落,在地上汇成小小水洼。阿秀悄悄把装置架好,屏息聆听。

突然,她浑身一颤。

“有声音!”她压低嗓音,“水里……有人说话!”

林远凑近。起初只觉滴答单调,可凝神细听,竟真的分辨出节奏与音高变化??像摩斯密码,又像某种古老韵文。

念禾迅速取出引声膏涂抹在耳廓周围。刹那间,她瞳孔收缩:“是陈主任!他在重复调度代码!一遍又一遍!”

林远立刻打开录音笔,同时将徽章浸入水中。奇迹发生了??水波开始规律震荡,形成肉眼可见的螺旋波纹,每一道都对应一个音节。蜂舟Ⅲ型自动连接,解析出文字:

【Q-79-Δ:列车编号X000,载货清单??人类语音样本库(年代跨度: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978年),目的地:地下第七研究所,目的:构建终极沉默模型】

林远如遭雷击。

他们不是在运输货物,是在搬运“声音的尸体”。要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真实表达过的言语集中起来,分析其共性,最终制造一种能够彻底瓦解语言能力的反声波武器??让人还能发声,但再也说不出真话。

而这趟列车,正是“噬声者”计划的起点。

雨越下越大。凌晨两点,山体传来闷响。护送队紧急撤离,刚冲出洞口,身后轰然崩塌。泥石流冲毁了原路,却意外掀开一块巨岩,露出半截锈蚀的铁轨。

青石站遗址,现世。

没有站房,没有站牌,只剩扭曲钢筋插在泥中,像巨兽折断的肋骨。但他们还是找到了控制室残骸。在一堵倒塌的墙后,林远发现了一个密封铅盒,表面刻着一行小字:“留给听得见的人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