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“贞人卜辞:壬子日,女官七人入太庙议政,天降甘霖。王曰:此乃补天之举,非乱伦也。”
接着又呈上近年出土的十块甲骨,均记载商代女性担任祭司、将军、史官的事实。
“陛下!”她声音铿锵,“三千年前,我们的祖先允许女子参政;为何今日,反倒成了‘悖逆’?林母所求,不是颠覆礼法,而是回归本源!”
满朝哑然。
最终,皇帝下诏:永久确立女子参政权,凡岁满十六之女子,皆可报名参加地方议事会选举;中央设“女学监察院”,由林知微遥领院长职,监督全国教育改革。
喜讯传至非洲,林知微正主持第一届跨文明女性学术大会。
来自埃及、印度、爪哇、中国、非洲的三百余名女学者齐聚镜湖,共同签署《千灯宪章》:
>“我们誓将知识还给人民,
>将话语权还给沉默者,
>将历史还给被遗忘的姓名。
>从此,不再有‘女子不宜’,
>只有‘人类共有’。”
签字当日,林知微收到一封来自杭州老家的信。
拆开一看,竟是大哥林承德亲笔。
>“妹:
>父亲临终前悔恨交加,嘱我代为谢罪。
>家中田产共计两千亩,除留百亩供祠堂祭祀外,其余悉数捐作‘女子游学基金’。
>我亦辞去县令之职,愿赴琼州医署做杂役,赎昔日助纣为虐之罪。
>若你能原谅,请回一封信。
>若不能,我也理解。”
林知微读罢,久久不语。
良久,她提笔回信:
>“不必赎罪,只需践行。
>若真悔悟,便让你的女儿第一个走进学堂,
>让她学会写字、算账、看病、辩论。
>那才是最好的祭品。”
信送出后,她独自登上山顶,眺望浩瀚印度洋。
夜幕降临,繁星如雨。
她取出母亲的布娃娃,轻轻放在岩石上,仿佛让它也仰望星空。
“娘,你看。”她低声说,“十二灯种,已有九处点燃。剩下的三个名字,我会一个个找到。你说过的,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点亮灯火,黑夜就永远赢不了。”
风起,吹动她的衣袂,如同海鸥展翅。
远处,新一批学员正在练习使用测天仪,清脆的读书声随风飘来:
>“子曰:有教无类。
>我曰:有学无别。
>男女非对立,而是同舟。
>谁说女子不能治国、不能航海、不能问天?
>今天,我们全都做到了。”
林知微嘴角微扬,转身走下山岗。
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
而她的航程,还远远没有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