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“人”微微点头,面部肌肉抽动了一下,似乎在尝试微笑。“我……被吞了……但……我没忘。我……记得油温要五成热,蛋液要加半滴水,煎出来才嫩。”
他抬起手,指向食堂内部:“他们都……记得一点。有人记得包饺子要捏十八个褶,有人记得红烧肉要炒糖色,有人……还记得妈妈喊他吃饭的声音。”
林远舟眼眶发热。
他们走进食堂。
长桌上摆满了“食物”??有些是合成浆糊模拟的菜肴,有些是用金属粉末压成的“米饭”,甚至还有一锅冒着气泡的“汤”,里面漂浮着不明晶体。每一道“菜”都歪歪扭扭,却竭尽全力模仿着人类饮食的形态。
“他们每天都在做。”小芜低声说,“哪怕没有胃,没有味觉,他们还是坚持‘吃饭’。”
“因为那是最后的锚点。”陈砚终于开口,声音沙哑却清晰,“当一切都被吞噬,记忆被撕碎,身体被改造……只要还能坐下来,拿起筷子,说一声‘开饭了’,他们就还能相信自己曾经是人。”
林远舟走到长桌尽头,打开饭盒。
糖醋排骨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。
所有“忆噬者”同时停下了动作。
他们的光学眼闪烁着,头部微微倾斜,像是在捕捉气味分子的轨迹。有人伸出手,却又迟疑地收回;有人发出低低的嗡鸣,像是某种情绪的共鸣。
林远舟夹起一块排骨,轻轻放在盘子里,推到对面空位前。
“这顿饭,”他说,“是我爸教我的。他说,糖要炒到冒小泡,醋要最后放,排骨要炸两次才酥。我练了三年才做好一次。今天,我想请你们尝尝。”
没有人动。
然后,那个叫李默的“人”缓缓坐下,用金属手指笨拙地拿起筷子。他试了三次,才勉强夹起一块排骨。送到嘴边时,他的整个身体都在轻微震动。
咬下的瞬间,他的光学眼骤然亮起,红光转为暖黄。
>“甜……酸……油香……脆……软……”他喃喃,“我……想起来了。这不是数据,不是记录……是……感觉。”
泪水从他眼角滑落??那是人工泪液,却被赋予了情感的意义。
紧接着,其他人也开始尝试。有人用勺子舀“汤”,有人用手抓“饭”,有人只是静静地闻着香气,闭着眼,像是在回忆某个早已消逝的午后。
小芜打开随身包裹,取出面粉、韭菜、鸡蛋,开始和面。
“我教你们包饺子。”她说,声音温柔,“馅要拌匀,皮要擀圆,捏的时候,从右往左,十八个褶,封口要紧。”
一个小女孩模样的“忆噬者”靠近,金属手指颤抖着学她动作。第一次,馅漏了;第二次,皮破了;第三次,她终于捏出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。
她举起来,递给小芜。
小芜接过,放进锅里煮熟,又亲手喂到她嘴里。
>“烫……但……香。”小女孩说,“像……妈妈做的。”
小榆启动广播系统,将三百种“开饭啦”的吆喝声循环播放。声音在食堂内外回荡,惊起了漂浮的金属藤蔓,它们竟像植物般微微摇曳,仿佛在聆听。
陈砚让人推着他来到厨房角落,那里有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,挂在墙上,像是供奉的圣物。
“这是我儿子小时候用的。”他抚摸着锅底,“他总嫌我红烧豆腐太淡,说要加两滴香油才够味。三十年了……我一直没再做过。”
他让人拿来食材,亲自下锅。
豆腐入油,轻微“滋啦”一声,香气升起。他颤抖着手,滴入那两滴珍藏已久的香油。
>“爸……”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。
>陈砚回头,看见一个高大的“忆噬者”站在门口,面部正缓缓重组,显现出年轻男子的轮廓。
>“我……是你儿子……陈知明。我……记得……你说,做人要像豆腐,软而不烂,清而不寡。”
陈砚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锅铲。
他什么也没说,只把一勺热腾腾的红烧豆腐,盛进了面前的碗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