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位出头的官员顿时冷汗涔涔,不敢再多言。
退朝后,赵庚旭与皇帝并肩走在通往内宫的廊道上。
“小九,看来鱼儿被你的‘痒痒粉’搅得忍不住要咬钩了。”赵庚明语气带着点疲惫说道。
“皇兄放心,网结实着呢!”赵庚旭凑近些,狡黠一笑。
“而且臣弟看,咬钩的不止一条。您没留意今天崔相看欧阳伦那老狐狸的眼神么?跟看一块掉在地上还被人踩了一脚的糕点似的,嫌弃得很不得立刻划清界限。”
赵庚明看着幼弟那精灵古怪、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,忍不住伸手用力揉乱了他的头发:“你呀……满脑子都是这些歪招!不过……”
他语气一顿,带着宠溺,“这次干得不错。”
就在朝堂上暗流汹涌之际,一封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密报,被直接送入了皇宫大内。
密报是尉迟俭亲笔所书,内容极为惊人——他们不仅拿到了更详实的账本,还秘密控制了一名与欧阳家秘密交易多年的商队首领。
此人的供词,直接指认欧阳伦的长子,曾多次与他交接。
通过其手,向北狄走私朝廷明令严禁出口的大量糖盐、生铁、精炼铜料等战略物资,以换取北狄的优质皮毛、金沙以及一些奇珍异宝。
而其中产生的巨大利益,有相当一部分,经过多次洗白周转,最终都流入了欧阳伦位于江南某处的私库,成为了他维系庞大家族势力、笼络朝臣的资本!
第52章
北疆密报如同投入滚油的水,养心殿内的烛火映照着赵庚明愤怒的身影。
他逐字逐句地看着关于尉迟俭的密报,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,眼睛里满是怒火和杀意。
“好一个欧阳伦!好一个世代簪缨的欧阳家!”
“食君之禄,担君之忧?他们担的是如何掏空朕的江山,资的是朕的死敌!”
他将密报重重拍在御案上,看向肃立一旁的赵庚旭和李不言道:“证据确凿,罪无可赦!你们以为,当如何?”
李不言也不是怕事的性格,率先拱手道:“陛下,欧阳伦此举,已非寻常贪腐,实乃通敌叛国!按《大颂律》,谋叛者,主犯凌迟,家族男丁十六岁以上皆斩,女眷没入教坊司,家产抄没!”
“臣请陛下即刻下旨,锁拿欧阳伦及其涉案子嗣、党羽,交由三司会审,昭告天下,以正国法!”
赵庚明听罢没有立刻表态,目光转向赵庚旭说道:“小九,提提你的看法?”
赵庚旭此刻反而异常冷静。
通过这几个月皇兄的教导,他知道,扳倒一个盘根错节的顶级世家,尤其是欧阳伦这种级别的重臣,绝非一道圣旨就能简单了事。
这背后牵扯的利益网络太广,一旦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朝局动荡,甚至给北狄可乘之机。
他沉思片刻回道:“皇兄,李尚书所言乃正理,国法如山,不容亵渎。然,欧阳伦经营多年,党羽遍布朝野地方,尤其是在江州、云州等地根深蒂固。”
“若骤然以雷霆万钧之势锁拿,其党羽惊惧之下,或狗急跳墙,或隐匿证据,甚至可能铤而走险,与地方势力勾结生乱。届时,恐生暴乱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臣弟以为,当双管齐下。明面上,皇兄可借方才朝会上那些弹劾尉迟将军和天工院的由头。”
“下旨申饬,甚至可暂时收回尉迟将军部分非核心兵权,以示公允,麻痹欧阳伦及其党羽,让他们误以为陛下投鼠忌器,只是寻常朝争。”
“哦?”赵庚明眼神微动。
“那暗地里呢?”
赵庚旭微笑道:“暗地里,请皇兄密令尉迟将军,依据现有账册和口供,继续深挖,务必拿到欧阳伦父子直接下令、或是知情并从中牟利的铁证,最好是往来书信等物证。”
“同时,李尚书在吏部,需加快对欧阳家核心党羽的暗中调查。皇兄可授意枢密院,以轮防、操演等名义,对欧阳家影响力较大的江州、云州等地驻军,进行官员调动,将关键位置的将领暂时替换为绝对忠诚可靠之人。”
“要做就要一击毙命,让欧阳家无法翻盘清算!”
赵庚明目光在李不言和赵庚旭脸上扫过,缓缓点头:“小九思虑周详。就按此议行事!李不言!”
“臣在!”
“吏部这边,由你全权负责,调动所有可信人手,配合北望伯,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!”
“臣,领旨!”
随后赵庚明对身边的心腹太监吩咐道:“传朕密旨给尉迟俭,着他依计行事,稳扎稳打,朕要的是欧阳伦通敌叛国的铁证,人赃并获!”
“是,陛下!”
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