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>红楼琏二爷 > 第981章 紫鹃留下(第2页)

第981章 紫鹃留下(第2页)

宁桓思索良久,终颔首:“准奏。另加一条:今后所有官员考核,须将‘推动女学’‘任用女吏’列为重要指标。凡压制女性仕途者,无论资历多深,一律降等。”

贾琏躬身领命。

出了宫门,天已近午。秦骁已在马车旁等候,面色严峻。

“查到了。”他压低声音,“青州闹事背后,确有礼部侍郎赵德全的影子。他堂弟在当地任县丞,收受乡绅贿赂,故意散布谣言,煽动民变。更麻烦的是……扎尔泰王府近日频繁接见几位退休御史,密议‘匡正纲常’之事。”

贾琏眉头紧锁。扎尔泰乃先帝庶弟,辈分尊贵,虽无实权,但在宗室中影响力极大。此人一贯守旧,曾公开讥讽黛玉主持的女子书院为“牝鸡司晨之所”。如今旧党借其名号集结,显然图谋不小。

“他们在等一个机会。”贾琏喃喃,“一个能让民众恐慌、朝廷动摇的机会。”

秦骁点头:“所以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。”

当日下午,贾琏召集启蒙院核心幕僚开会。除秦骁外,还有索玛、陈氏、沈兰等人齐聚一堂。这位沈兰,原是江南孤女,自学律法,三年前在京城首开“女子律师事务所”,专为受虐妇女、失地农妇打官司,声名鹊起,如今已被聘为司法改革顾问。

会议持续三个时辰。最终敲定三项行动:

其一,启动“百名女官百日行”报道计划,请各大报社派出记者随行采访,全程记录女官履职点滴,尤其突出她们如何解决实际问题。比如某女官发现村中儿童腹泻频发,经查乃水源污染所致,遂组织村民修建过滤池,并编写通俗歌谣教孩童洗手步骤??此类小事,最能打动人心。

其二,由沈兰牵头成立“反诬告特别法庭”,专门审理针对女官、女教师、女医生的恶意诽谤案件。首案即为青州卫生所事件,拟公开审判,邀请百姓旁听,并通过电报向全国直播庭审过程。

其三,重启“科技下乡”工程,派遣女工程师、女农技师组成流动团队,深入灾区、贫区,现场教授节水灌溉、防虫嫁接、简易净水装置制造等技术。每到一地,必举办“看得见的科学”展览:用显微镜展示污水中的寄生虫,用温度计证明发烧并非“鬼附身”,用杠杆原理演示如何省力提水。

决策既定,迅速推行。

三日后,第一篇随行报道刊载于《京华日报》,标题赫然写着:“张掖柳县佐夜巡渠坝,冒雨堵漏保秧苗”。文中描述柳芸率民夫奋战至凌晨,双手冻裂仍不肯退下,村民感动落泪,称其为“活菩萨”。配图中,她站在泥泞田埂上,斗笠歪斜,脸上满是疲惫却眼神坚定。

文章轰动一时。街头巷尾热议不断。有人感慨:“原以为女子做官不过是朝廷作秀,谁知真肯拼命。”也有老学究酸言酸语:“纵然勤勉,终究难当大任。”可话音未落,又有消息传来:柳芸根据水利图纸,重新规划支渠走向,使灌溉效率提升四成,县令亲自上书请功。

与此同时,青州审判开庭。公堂设于城中心广场,围观者逾三千。沈兰亲自出庭公诉,条分缕析,证据确凿。被告丈夫当众承认听信谣言、动手伤人,跪地悔罪。最终判决:主犯杖四十,流放边疆三年;县丞赵某因渎职、受贿,革职查办,永不录用。

判决宣布那一刻,那位被救的产妇抱着孩子冲进公堂,扑通跪在沈兰面前,泣不成声:“大人,我男人糊涂,可您救了我和孩子……我们一家给您立长生牌位!”

沈兰扶起她,只说一句:“不必谢我。你要谢的,是那个敢读书、敢行医、敢走进这公堂的女人。”

全场肃然。

此后半月,类似报道接连不断。陕西女官调解家族争产案,巧用数学均分法赢得双方敬服;湖南女医研制出廉价疟疾药丸,救活上百烟瘴区百姓;河北女会计查出粮仓亏空十万石,揪出贪官窝案……一个个名字开始被记住,一段段事迹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成见。

而就在舆论渐趋有利之时,一场真正的风暴骤然降临。

腊月初八,大雪纷飞。宫中急召贾琏入见。

宁桓手中握着一封密报,脸色铁青:“日本密探在京被捕,搜出身上的图纸竟是咱们女子机械厂最新款水泵的设计稿!更可怕的是,他在供词中提到,幕府已组建‘女子规训营’,强迫识字女子焚书自罚,违者黥面充军。他们称此举为‘清心固本’。”

贾琏怒极反笑:“他们越是恐惧,越说明我们走对了路。”

“可他们还不死心。”宁桓递过另一份情报,“朝鲜使臣密报,说琉球岛上出现神秘组织,打着‘复兴男纲’旗号,焚烧女校,绑架女学生,宣称要‘还天地以正序’。背后资金流向显示,部分来自我国境内某些隐秘账户。”

贾琏瞳孔骤缩。

“国内有人勾结外敌?”他一字一顿。

“极有可能。”宁桓沉声道,“朕已命秦骁彻查。你也要小心,最近几次新政推行,阻力异常集中,恐怕不只是思想分歧,而是有组织的对抗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